本文转载自公号:伊姐看电影

ID:eemovie

影院回归,带来了许多惊喜。

多部像《风声》《当幸福来敲门》这样的老片修复重映,让影迷们如愿能在影院重温经典。不少新片也陆续定档,其中还有一些是之前突然撤档,让人翘首期盼,终于迎来回归的。

比如,今天要说的这部《旺扎的雨靴》

按原来的计划,《旺扎的雨靴》在去年7月19日就要上映的,不料,它却在上映前两天突然撤档,一晃一年过去了,终于在2020年的夏天,有幸与它在大银幕见面。

一开始看到片名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不自觉联想到了伊朗那部很有名的儿童电影《小鞋子》,在微博上也确确实实看到不少人说,《旺扎的雨靴》就是中国版的《小鞋子》。

所以,在观影前,我一直认为它是那种带着伤感情愫的电影,甚至还备好了纸巾,然而,全片没有任何苦情戏,反倒是把整个童年故事拍摄得清新可爱。

开头的第一个镜头是一双搭在火堆旁湿漉漉的球鞋,鞋尖和地面接触的地方已经积起了一小滩水,背景音是一段正在播报的天气预报。

黑幕一转,天已经亮了,一个小男孩坐在小木椅子上穿鞋。他穿的正是前一晚放在火堆旁,不停滴水的那一双。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往下说。

这个男孩就是片名里的旺扎,整部影片也都是以他的视角展开的。

旺扎生活在青海藏地农区,这里进入雨季后,雨水很多,土路变得更加泥泞,大家都一双雨靴,但是旺扎只有一双旧布鞋。

雨天地滑,那双鞋底都快磨破的布鞋不仅容易湿,而且还很容易打滑,稍不留神就会摔倒。

穿着布鞋的他,很多被雨水浸润过的路都没法走,只能让邻居家的姐姐背他过去,但每次都会被同学嘲笑“害羞、害羞”。

所以,旺扎有个特别大的愿望——想拥有一双自己的雨靴。

现在北上广的孩子,也许无法理解,这有什么难的?买就是了。

可旺扎生活的年代,一双雨靴的价值,是家里一整块珍贵的羊皮。而今年收成不好,爸爸还等着那张羊皮,去换一把更快更锋利的镰刀。

旺扎要的雨靴,就要牺牲爸爸的镰刀,而镰刀,关系的是来年全家的温饱生存

他怎么能不纠结呢?

在来卖杂货的小贩的车上,他翻到了一双雨靴,他拿着它反复地看,然后兴冲冲地跑回家拉着妈妈来买靴子,结果却被别人买走了。

他沮丧地回到学校,把一个红色塑料袋绑在自己脚上“假装”成雨靴,在花坛的积水里piapia地踩着水。

旺扎有一个铁皮小青蛙玩具,那是爸爸送他的礼物。

同学们羡慕不已,他自己也很宝贝,总是随身带着,有同学说要用新文具盒跟他换,他立马收起铁皮青蛙,然后一口拒绝了。

但只有两次,他放开了那只铁皮青蛙。

一次是邻居姐姐把雨靴脱下来给他穿,他穿着雨靴开心地跑到小溪流里奔奔跳跳,然后就回家了,他把放在一旁的玩具忘的一干二净。

还有一次是他第一次穿着自己的雨靴出门的时候。

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他兴高采烈地穿着雨靴冲出了门,迫不及待想让姐姐看看自己的新靴子。

旺扎梦想成真时的喜悦,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

是的,电影里,最终在妈妈的帮助下,旺扎还是拥有了自己的雨靴,一直反对的爸爸看到木已成舟,虽然苦恼,但并没有狂风暴雨地指责反对。

我问了导演拉华加,怎么看待,这个家庭一家三口的关系?爸爸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孩子?怎么一双雨靴的梦想都不能理解?

拉华加说,其实,在影片中的很多细节里都能感受到这位父亲的爱——

比如:那只铁皮青蛙。

家里贫困,但他给儿子买了喜欢的玩具,而且全校只有旺扎一个人有。

旺扎想要雨靴,他几次试图跟父亲沟通,但都被拒绝了。

快到麦子收割的时候,父亲让母亲把家里仅有的一件羊皮拿去换镰刀,可后来妈妈自作主张,用羊皮给旺扎换了雨靴。

父亲知道后,日常严肃且脾气暴躁的他没发火,也没有斥责妻子和孩子,只是一句“你就是这么惯着他。

父亲去“阻止下雨的法师”阿卡雪达尔家时,旺扎想跟着一起去,被父亲拒绝后,他一路悄悄尾随父亲。

父亲早就发现了,但是他也没戳破,让儿子继续跟着。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中国父亲形象,沉默寡言,看起来很严厉,嘴上总说妻子太宠儿子,但的这些行为不也是一种对孩子内敛的宠溺嘛?

可是,作为一家之主,他身上扛着全家生活的重担,麦子是他维持生活的重要支撑,迫于生计,他只能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这里。

拉华加告诉我,爸爸的存在,就像一种无奈的现实。他自己的情感而言,是非常爱孩子的,但现实的沉重让他必须担负重任,爸爸代表的,和旺扎形成了对比——

成年人要面对的沉重现实,和孩子眼里单纯美好的世界。

同样的对比,还体现在,旺扎拥有雨靴后,对下雨的执念;以及想保护庄稼的大人们,拼了命都想阻止下雨的对比上。

有了雨靴后,旺扎天天盼着下雨,只要下雨了,他就能顺理成章地穿上雨靴。因为平时很热,雨靴穿久了脚会臭,大家都不穿。

▲在晴天穿着雨靴的旺扎,再次被同学嘲笑

可是偏偏有了雨靴后,再也没下过雨,旺扎天天期盼着下雨。

而此时此刻,为了今年能有个好收成,大人们正在想法设法阻止下雨。

那个不用去想生存,不用去想艰辛,不用去想未来,只想要一只铁皮青蛙,想要一双雨靴,为了能穿雨靴而希望下雨……就是童年吧。

这些就是孩子们小小且简单的愿望。也许慢慢长大,他们都会忘了,但它存在过,就是只属于童年的快乐和美好。

《旺扎的雨靴》是根据自才朗东主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在改编过程中,导演拉华加在影片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童年的记忆,比如:《西游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西游记》选取的是车迟国求雨,斗法降三怪,正好与电影的故事契合

一双塑料雨靴,拧动发条的铁皮青蛙玩具、用水吹泡泡,以及整部电影的场景布置等等,并不是这个年代的记忆,仿佛是发生在八九十年代的事情。

可是,它真实地发生在这个时代。

这部电影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更多的可能是陌生,尤其是生活在北上广这些一线发达城市的孩子们,太多的不能理解。

在这个生活越来越富裕、网络、外卖快递发达的今天,要什么伸手就有的今天,他们大概很难理解,为什么旺扎会那么渴望一双只要20块的塑料雨靴,也不明白为什么为了穿雨靴还要这么大费周章……仿佛在另一个世界。

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通过这部影片告诉孩子们:

告诉他们,中国有6亿人的人均月收入只有1000;

告诉他们,生活里的所得不是理所当然;

告诉他们,生活的多样性;

告诉他们,未来他们有能力,去帮助世界更平等,是一种责任。

- END -

喜欢这篇文章,别忘记分享到朋友圈哦!

* 作者简介:伊姐。14岁出版小说集,18岁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33岁出版畅销书《认知差:你比人生赢家差在哪》,专访明星十多年,爱电影的妈妈,分享光影中的感悟,关于育儿,关于婚姻,关于爱。公众号 伊姐看电影(ID:eemovie)。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