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窈窕妈妈

ID|iiimum

近日,四川两名小学生跳楼身亡的消息让人悲痛。

学生、相约、自杀……

相同的关键词让我想起另一起悲剧,那次是3个孩子。

今年4月,也是在四川,2名女孩从34楼的天台上一跃而下,当场死亡。

警方调查结果让每一位家长心惊:不过是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

知情人士透露,当天有3个女生约好一起跳楼其中一位女生接到家人电话后放弃了,就在她放弃后找人救援的时候,另外两名女生跳了下去。

接二连三的悲剧,一个个被击垮的家庭,实在让人痛心。

《青少年自杀现象调查报告》中指出:每5个青少年中就有一个人有过自杀的念头,每年约10万个孩子死于自杀。

自杀率高得如此离谱,很多人心里都有这个疑问:

现在的孩子究竟怎么了?

每次写关于孩子抑郁、轻生的文章,评论区都会涌现熟悉的言论:现在的孩子太矫情,动不动就寻死觅活。

是啊,与以前的孩子相比,现在的孩子有学上、不愁吃穿,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是时候好好聊聊这个问题了。

01

为什么现在孩子

心理问题这么多?

很多人都知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它把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最底层为生理需求,高层则涉及心理层面的需求。

人在满足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后,就会转而寻求更高层次的满足,如心理需求。

饱暖思淫欲,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同样的,它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与以前的孩子相比,在心理层面有较大差异——

现在的生活条件相比几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孩子们不必担心吃不饱穿不暖,进而更关注心理层面的需求。

而从前的孩子,不是没有心理问题,而是在生存问题受到挑战的时候,被暂时忽略了。

除此之外,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发泄情绪的渠道。

以前,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和渠道发泄情绪,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儿,跟小伙伴们疯玩半天,就什么事儿都没了。

可现在呢?

孩子们大部分时间被学习或兴趣班占据,即便有负面情绪,多数也是关起门来自己憋着,很难有发泄的地方。

长此以往,负面情绪就像一个蓄水池,进来的多,出去的少,容易逐渐累积形成心理问题。

02

看不见的压力

看到这里,很多父母可能还是不理解:

孩子哪来这么多负面情绪?小小年纪,除了学习,他哪儿还有什么压力?

问题就出在这里, 如果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解释孩子的行为,我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孩子。

一位父亲在孩子自杀后,带着悔恨写下:

我们只注意了他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荣誉,却忽视了他的笑容却渐渐消失。

从实验小学到外初,从外初到外高,身边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学伴,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强,我们却视而不见。

我们欠他太多太多了,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我们都看不到。结果,儿子心里的那根刺蔓延逶迤,最后把他吞噬了。

家长本应是孩子最可靠的大树,不论外面狂风暴雨,只要大树能理解自己,心灵就有了退路。

这一切的前提是: 正视并理解孩子的压力。

除了学业压力,孩子的压力集中在几个方面:

很多孩子的压力,来自于家庭关系。

朋友玲玲向我倒苦水,说儿子已经一天没跟他说话了。

玲玲说,那天早上,儿子抱着她的大腿开心地说:小红(幼儿园同学)答应做我老婆啦,我是不是也能有自己的宝宝了?

朋友没反应过来孩子可能是过家家,当即怒斥:

你才多大就想着生孩子,一点也不害臊。再说了你又不是班上最帅的,小红怎么能看上你呢。

我在心里默默感叹,果然是亲妈啊,说话真狠。玲玲也没想到,就因为这两句话,孩子一天都没跟她说话。

很多家长喜欢打压孩子,还美其名说“孩子应该承受一些压力,才能更强大。”

可是他们根本不明白,来自家庭的风雨会让孩子更脆弱、自卑、敏感。

家庭,应该爱的港湾。父母,应该是孩子自信的来源。在爱和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内心才能强大。

还有很多孩子,会面临来自人际关系的压力。

一位读者留言告诉我,孩子特别抵触去幼儿园,还说小朋友抢他玩具、掐他……在她眼里,同学间玩闹多正常,一定是孩子夸大了矛盾。

我告诉她,一定要相信孩子,你以为小事一桩,在孩子眼里就是很难处理的人际关系。

之前就有新闻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孩子自杀后,家人发现了她的遗言——

如果你看到了这封信,我大概率已经死了。

我活得太累了,老师对我的失望,同学“开玩笑”般的语语都让我早已绝望,现在我只希望,能多“睡”一会儿。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老师的认可、同学的有爱,都是归属感的来源。

孩子进入学校、融入集体的过程就是寻求归属感的过程。

如果这个过程出现波折,挫败感和压力就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所以,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及时干预,帮助孩子打开心结。

除了家庭和人际关系,每个阶段还伴随着新的压力:

小学生会因为成绩、人际交往产生压力;

再大一点会因为升学、相貌、早恋产生压力……

就连不会说话的孩子也会因为大小便、学习走路、玩具太少,承受来自家人指责的压力。

该如何帮助他们呢?

不妨通过下面五件事,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 爸爸妈妈理解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告诉我们。

03

如何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首先,需要我们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并接受孩子会因为小事饱受困扰。

在大人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在孩子眼里,可能就是一座翻不过去的大山。

作家蒋方舟曾坦言,成年后一直不敢承认自己发育了,是因为小时候妈妈的一句玩笑。

“小时候刚开始发育的时候,父母曾经当着外人的面开玩笑说孩子已经发育了。这在我眼里,却是一件很羞耻的事。”

一个不经意的玩笑压垮了少女的尊严,成为她多年的噩梦。

讲这个故事是想请你相信,我们随口说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可能让孩子产生压力,正视这一点,是理解孩子第一步。

发现孩子是否存在心理压力,需要我们有一双 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

其次,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时,及时询问。

前两天,儿子从早教班回来后,整个人都闷闷不乐,这可不像平时那个叽叽喳喳的他。

敏锐察觉到这一点,我忍不住问他怎么了?

他撇着嘴说,老师今天表扬了好几个小朋友,没有表扬他,老师是不是不喜欢他了?

我安慰他,老师和以前一样喜欢你,只不过那几个小朋友今天更出色一点点,恰好被老师注意到了。

很快,儿子又恢复了话痨的状态。

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很难做到准确表达,这就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异常。

当孩子表现异常时,不妨参考下面的步骤耐心询问:

①引导描述孩子的情绪和状态(你是不是有点不开心啊?)

②询问事情经过(是谁?做了什么?)

③重复并确认他的遭遇,确保自己的理解是正确的(**做了**让你觉得**了是吗)

④问他想要怎么处理(试着让他给出解决办法)

然后根据询问的结果,对孩子进行开导或给出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积极面对挫折。

朋友说他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孩子死活不愿意去,眼睛都哭肿了。

丈夫说,让孩子晚一年再上也行,她说坚决不行,如果这次妥协了,以后怎么让孩子独自面对挫折。

她安慰孩子,幼儿园就像一个秘密花园,有温柔的老师,可爱的小朋友,还可以玩很多新游戏……

她说完,孩子擦擦眼泪也不哭了,主动问起幼儿园的问题,她老公在旁边用大拇指疯狂点赞。

我们认为孩子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就应该多经历风吹雨打。前提是,孩子的心态要足够坚韧。

教孩子换个角度看待压力,正是在潜移默化培养良好心态。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回应孩子每一次“微小”的求助。

孩子向你求助,恰恰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时机。然而,很多家长都没有利用好这种机会。

比如,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有的家长问都不问就直接说

“你离他远点不就行了”、

“人家怎么不欺负别人”,

这种草率的回应,只会让孩子关上对你敞开心扉的大门。

当孩子向你求助,与其粗暴地回应,不如试试下面的方法:

放下手中的事,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倾听。

告诉孩子“别着急慢慢说”。

孩子难过的时候,拍拍他的肩膀或抱抱他;

最后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法,帮助他缓解压力。

另外,如果是孩子犯了错,比批评更重要的是告诉他错在哪里,然后让他知道你仍然爱他。

要知道,不管孩子遭遇什么困境,你的爱是他对抗一切的勇气。

今天聊的话题其实挺深沉的,也谢谢你们听我唠叨这么多。

当妈后,我一直努力学习育儿知识,跟随孩子一起成长,但我知道这些还远远不够。

曾经有人劝我:你看那么多书和文献有什么用呢,怎么养不是养?

当妈前我也有过这种念头,如今看着孩子稚嫩的脸庞,我的想法也悄然变化:

虽然已经足够爱孩子,但不断学习养育经验,可以更好的表达我的爱,这才是最坚实的陪伴和支持。

「转发、在看」,希望我们小小的努力,能让更多家长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

我们共同祈愿:那些自杀、抑郁的孩子少一些、再少一些。

关于作者:窈窕妈妈(ID:iiimum),践行科学养育、快乐带娃的90后潮妈。用漫画和文字,分享海量育儿干货、和你聊聊当妈后的那些事。陪伴千万妈妈和孩子共同成长。授权请联系窈窕妈妈(ID:iiimum)

50岁张智霖自曝无性婚姻:结婚20年,宠妻人设崩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