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黄先生被一个扣费信息弄醒,一打开手机银行,94053元不翼而飞。

再看看11岁的女儿,半夜还在看着短视频的直播。

前段时间,因为孩子要在线上课,黄先生就把自己的手机给了女儿。

拥有了手机自主权的女儿,后来自行用爸爸的手机号注册了某手app。 在一个月内,给自己喜欢的游戏、唱歌主播陆陆续续打赏,花了近十万。

而这一切,都是在主播的引导和刺激之下,直播间无人刷礼物时,主播开始刺激:

“我们直播间这么穷的嘛,没人刷礼物我就下播了。”

无知的孩子单纯地以为只是发送了一个啤酒、火箭图案,却不知道正刷刷刷地花着爸爸的血汗钱。

有些恬不知耻的主播看到有人频繁地刷礼物,变主动加小女孩为好友,甚至有主播在她充值完成之后,教她如何删除信息。

当有好心的网友提醒孩子注意是骗子时,小女孩也置若罔闻。

无独有偶,侯大姐发现别人转账给她的4万多块的工钱,怎么算也对不上号,逼问儿子后才发现是孩子拿去游戏充值了。

“我装一袋水泥是1块钱,4万多块钱,我得装4万袋子水泥,你都给玩游戏了......”

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被无知的孩子瞬息挥霍,即无奈又气愤。

在相关部门三令五申要求直播平台做好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背景下,还是出现未成年人因为无知向直播平台充值的现象,无疑让人诧异。随便一搜,都是此类新闻。

对此,广大网友纷纷呼吁家长朋友应管理好自己的手机和支付密码,并认为现有的六位数支付密码极其不安全,应尽快研发出“实名验证+人脸识别+人工审核”的支付密码。

也有网友指出,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根本不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父母应加强对孩子的金钱观教育。对此,深以为然。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说:“如果你不能教孩子金钱的知识,那么将来就有其他人取代你,比如债主、警方、甚至是骗子。让这些人来替你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恐怕你跟你的孩子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与其绞尽脑汁管住手机,还不如教会孩子管住自己的手!

培养孩子的“财商”与培养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同等重要。 那么,我们该如何给孩子上好“财商”这门课呢?

1

孩子胡乱花钱的背后值得父母深思

  • 1 孩子不知钱从哪里来

在《中国孩子的金钱教育》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某经济学家问一个孩子:“你知道钱是什么吗?”

孩子:“我知道啊,就是一张张纸。”

经济学家:“那你知道这些纸是怎么到你手上的吗?”

孩子:“知道啊,过年的时候,会有压岁钱;过生日的时候,也会有钱。”

只要过年过生日,就能有钱,既然钱是这么轻松得来的,花起来自然不懂节省。经济学家杨长江分析认为,很多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其实这不是铺张浪费,而是没有金钱观念, 因为在孩子脑子里,根本就没有浪费这个意识。所以培养孩子财商第一步,就是让他知道钱从哪里来。

我儿子涵涵小时候就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只要遇到他喜欢的玩具就要求买,只要我们拒绝,他就各种撒泼耍赖。若我们说今天的钱用完了,他就会对出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答案:爷爷说钱是老象屁股撒出来,你们只要把卡插进去就出来钱了。

原来,是因为他爷爷的工资卡上有一只大象的图案,爷爷带他取钱时曾这么对他说过。以至于他天真的以为,钱真是卡上的那头大象“撒出来”的,任由我和先生对他各种解释,他都根深蒂固的以为钱取之不尽。

后来,为了帮助他认识钱是怎么来的,我和先生轮流带他到彼此工作的地方陪工一天,并告诉他: 妈妈这样工作一天,只能挣到200块,够买你一个中号的奥特曼套装;爸爸工作一天挣250块,够你买半罐奶粉……

之后利用周末,我们陪他到建筑工地看了建筑工人的工作,并告诉他那些叔叔阿姨从早到晚每天只挣70到100元,够他去游乐场玩三次,还不得买游戏币;接着陆续带他看了超市售货员、医生、公交车司机等人们的工作,并告诉他这些人们的收入。

自那之后,尽管他对钱依旧没有准确的概念,但却懂得了金钱都是通过辛苦劳动才换来的。自此,他买玩具的频率减少了,也懂得跟我们心平气和的商量了。

很多时候,孩子胡乱花钱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钱从哪里来,甚至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

让孩子知道钱从哪里来可以分三步:

一是带着孩子参观你或配偶的工作;

二是让孩子知道不同工种的报酬;

三是告诉孩子,所有的金钱都是通过辛苦劳动换来的。

  • 2 父母不愿孩子知道挣钱很辛苦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周总理的这句话原本是用来表现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如今却被很多溺爱孩子的家长们曲解了。

从谈性色变到谈钱色变,只因我们都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所以闭口不谈自己工作的艰辛,让孩子误以为自己家是很有钱的、父母挣钱是很轻松的,因此花钱如流水、毫无节俭意识。

只有让孩子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他们才会懂得珍惜。只有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财富无论多少都是父母的,自己想要的生活要通过自己亲手劳力去赚取。

2

关于金钱需要让孩子懂得的两个道理

  • 1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在这个文明富裕的时代,为何“裸贷”成风、黑市“取卵”屡禁不止、“黑心”商人扫不尽、“贪官污吏”除不完……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小时候缺少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样的金钱教育。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跟孩子谈金钱的重要性,更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

一不可为了钱财,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丧失良知。

二不可为了钱财,出卖肉体、摧毁健康、亵渎灵魂,丧失尊严。

  • 2 再多的金钱也满足不了无底的欲望

古语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比贫穷更可怕的是贪心。

虽说没钱会很苦,但钱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不懂得控制我们的欲望、正视自己的能力,我们的一生就有可能沦为金钱的奴隶,被金钱所奴役。

这就需要孩子懂得: 再多的财富,也买不来真情实意的感情,更买不来健康和快乐。

3

培养孩子“财商”的正确打开方式

美儿童教育家法兰克·布鲁奇说,如果说培养下一代的智商,情商是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那对于财商的培养就是子女在竞争中领先的秘诀。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呢?

>>> 1.给孩子一些自由支配的零花钱

在知乎上有一个热议话题:孩子为什么会偷钱???

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我从五六年级开始偷钱。数目不大,每次几十块。我为什么要偷钱呢?因为家里从不给我零用钱。要用钱就必须向爸妈要,但爸妈经常觉得我用钱的要求不合理。比如,我想买玩具。我妈就说:影响学习。比如,我想买书。我爸就说:可以去图书馆借。当很多用钱要求都得不到满足时,我便萌生了偷钱的念头。”

当孩子从正规渠道无法拥有自由支配的零用钱时,他们就会另辟蹊跷,走向偏激,往往与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驰。

学者孙萌萌说: “很多孩子之所以养成了偷钱的习惯,是因为缺乏稳定的零花钱来源。”

在孩子会自己用钱后,父母一定要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花钱供他自由支配。既有利于培养亲子感情,更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并让他从小就懂得计划消费。

>>> 2.教给孩子一些初浅的理财方法

美国基金会会长夏保罗先生说,美国家庭培养孩子对钱的认识和理财能力都比较早,社会对孩子财商的基本要求是:

3岁时能辨认硬币和纸币;

4岁时认识我们无法把商品买光,必须在购买时做出选择;

5岁时知道货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6岁时能够找零;

7岁时需要看懂价格标签;

……

其实,我们也完全可以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理财常识,比如:

制定消费计划;

养成记账的好习惯;

走进银行,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接收能力,培养孩子通过投资,使钱生钱的意识,如教育储蓄、保险、基金、零存整取等。

从小就懂得理财的孩子,长大后消费观和理财观都不会太差。

>>> 3.给孩子制造挣钱的机会

股神巴菲特在4岁的时候,就利用自己的零花钱倒卖口香糖,每卖一包,净赚2美分。

到他11岁的时候,就投资了他人生的第一张股票。 在孩子挣钱的道路上,父母的保护与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为孩子创造挣钱的机会与条件呢?曾在网络上看到一位父亲的做法,被广大网友称赞:

他把孩子的劳动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孩子做自己的功课、收拾自己的玩具等,这是不会得到父母的奖励的,因为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第二种是为爱而做的事情。如,孩子在家洗碗、扫地等,这是为爱而做的事情,父母同样不会奖励,因为这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参与的。

第三种是为报酬而做的事情。如,孩子捡瓶子卖,收集纸板卖等就会得到家长的奖励。因为这是他利行为,是为报酬而做的事情。

这位父亲说,他之所以这样划分劳动和进行奖励,就是要让孩子明白三件事情:

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负责;为爱付出是理所应当的事;我劳动,我光荣!

对此,深以为然,不得不为这位父亲的智慧点赞。

>>> 4.父母以身作则,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是关键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家长对金钱的态度。

无论是花钱大手大脚的家长,还是吝啬如葛朗台的家长,孩子都会从他身上习得一些错误的金钱观。无论是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的家长,还是见缝插针、嗜钱如命的家长,孩子也会从他们身上养成一些不良的赚钱观。 只有父母以身作则,自己率先达到对孩子的价值期待,孩子才会循着父母的脚迹走得更稳、更远。

而孩子为获得主播的赞赏,花钱从外界寻找认同感,也恰恰折射出了孩子精神世界的空虚与孤独。

这就需要父母培养孩子的兴趣,对孩子的行为多给予赞许和支持,要善于透过孩子的行为去解读他的内心,成为他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引领者、师者。

好的金钱观令孩子受益一生。会花钱的孩子,将来更会赚钱。

爸妈研究所(ID:mama_cn),研究1-6岁家庭教育新知识,是妈妈的教育笔记,是爸爸的带娃攻略,是孩子的成长能量站。转载请联系爸妈研究所。

点击“在看”,孩子进步看得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