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什么?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对于毛光辉来说,“乡愁”是一幅幅永远画不完的画…故乡太美,纸短情长。

凤凰从来不缺故事,但很少有人能像毛光辉一样把故事讲得那般生动,既还原小城现在的模样,也蕴含着古城深处的记忆。

他就是“凤凰小子”毛光辉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世界看湖南》的镜头,一起走进“凤凰小子”毛光辉的故事,走进凤凰深处。

1

少年已识愁滋味

1958年,毛光辉出生在湘西凤凰。

家乡的莽莽青山、弯弯吊脚、嫣然倒影,是他从记事起就一遍遍烂熟于心的斑斓回忆。

毛光辉与著名画家黄永玉就读同一个小学——文昌阁小学,学校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百年风雨锻造了她典雅厚重的人文底蕴。

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毛光辉却不尽然。

毛光辉的母亲回忆道:

“(在)文昌阁小学读书的时候,毛光辉就每天都爱画画。他画画的那天就不去拾柴火了,他的父亲就很生气,批评他:‘家里这么困难,这些画能养得活你么?’ 还把他的画给撕了。”

小时候的毛光辉为此哭了好几天。

擦干眼泪,毛光辉却没有放弃,仍然一幅又一幅的临摹画作。

这一切的努力也被毛光辉的父母看在眼里,他们开始竭尽所能地帮助孩子接触艺术。

2

“凤凰小子”学画之路

苦心人,天不负。一次机缘巧合,母亲带着毛光辉接触到了凤凰县阳戏剧团。

作家沈从文曾经说过,到湘西不看阳戏,等于只到了半个湘西。凤凰阳戏来源于民间歌舞,带有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和湘西地方风味,是浪漫神秘的楚文化的积淀。

这之后毛光辉进入了凤凰县阳戏剧团工作。

一开始他在里面学习的是“唱念做打”等戏剧内容,后来在剧团开始跟随老师学习舞台布景后,他便在绘画上“一发不可收拾”了。

在戏剧中他大多作为小角色,而在绘画中的他才能真正找到自己。

出众的绘画天赋让毛光辉在舞台美术设计上挑起了大梁。在剧团学习舞台布景也成为了毛光辉最早接触绘画教育的方式。

▌恩师黄永玉

如果没有遇到这个人,毛光辉可能会在剧团做一辈子的幕后工作。

但凤凰这座人文情怀深厚的小城早已为他做了更好的打算。

上世纪七十年代,黄永玉先生返乡。

凤凰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画画,黄永玉回到家乡后,悉心培养了一大批小孩画画——这里面就有当时一心想学画画的毛光辉。

从此,二人便结下师徒之缘。

毛光辉最美好的年少记忆很多都来自于恩师黄老,他至今都记得很多黄老给予他的温暖瞬间。

“凤凰小子”这个名字便是恩师黄永玉为毛光辉取的,毛光辉十分喜欢这个名号,因为他觉得在恩师和养育他的家乡凤凰面前,他永远都是个“小子”——渺小而快活。

3

前卫的艺术思想

黄永玉向毛光辉传递了许多不拘一格的绘画观念。

比如“画画要在讲道理中间不讲道理,要在不讲道理中间大讲道理。”

毛光辉的彩墨作品从不拘泥于传统,使用大面积的纯色和墨块交融碰撞,拓宽了水墨的表现空间,营造出一个绚丽神秘的艺术世界。

在凤凰这看似宁静的小城里,“凤凰小子”的作品却涌动着最前卫的艺术思想。

印花布的蓝、沱江水的绿、还有那变幻无穷的自然造型…一切都在毛光辉的笔墨中律动。这座小城究竟有多少种缤纷色彩?看了他的作品才知道!

毛光辉的作品充满了少数民族风情,纯真烂漫。犹如一部手绘的童话故事。

创作的技法,得益于老师的教导,而灵感则更多来自于凤凰民间——这里的空气似乎都弥漫着艺术的味道,这种味道不仅仅得益于自然,也因为无数的民间艺人而更加独特,成为了一种不可复制的美。

湘西蜡染、凤凰阳戏、瓷上作画…这些个当地特色“手艺活”毛光辉无一不是信手拈来,故乡这样一片多样的艺术土壤,滋养出了毛光辉绚丽的现代墨彩……

更多精彩,敬请锁定今天18:20湖南国际频道《世界看湖南》,走进“凤凰小子”毛光辉的凤凰故事!

收看方式:湖南国际频道现已覆盖全球230个国家和地区,电视用户可调频进行收看,网络用户可通过芒果TV的“直播页面→电视台→国际频道”进行在线收看。

湖南山水人文/湖南经济发展/湖湘精神

全面反映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丰硕成果

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湖南国际频道湖湘文化带纪实性外宣窗口栏目

每周四18:20

世界看湖南,越看越好看!

监制/任帅

主编/黎晶

文案/汤雅雯 张婷婷

编辑/汤雅雯 张婷婷

视频/卢珊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