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小白读财经写了不少关于“资产”的文章,算了不少账。

如《中国家庭资产曝光!中国家庭到底有多少钱?》就讨论了城镇居民家庭资产状况,其中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不含农村)总资产均值为317.9万元,中位数为163万元。

城镇居民的资产算清楚了,农村居民的账也得算啊!

然而,农村资产的计量一直是难题,因为很多事只有村里人知道,甚至只有村里的一小部分人知道,这是一个相对闭合的“小天地”。

为此,早在2016年12月,政府有关部门就提出,从2017年开始组织开展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核资工作。历时3年,这项工作在2019年底基本完成。

2020年7月10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了消息,回应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相关情况。

内容很多,大林给大家挑重点:

1、全国共有集体土地总面积为65.5亿亩。

2、农村账面资产6.5万亿,其中经营性资产3.1万亿,非经营资产3.4万亿,集体所属全资企业资产1.1万亿。

看起来规模很大,但分摊到个人头上就不多了。

2017年全国农村人口5.76亿,共有集体土地人均可分11.37亿亩,农村账面资产人均可分1.13万元。

农村账面资产其固定资产占比近半,且其中2/3用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它们属于非经营性资产,想要切实地分到一家一户是很难的。

农村账面资产值钱的部分是经营性资产,因为这是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具体分为:

1、厂房、商铺、机器设备等经营性固定资产超过1万亿。

2、未承包到户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集体土地资源共计15.5亿亩。

这15.5亿亩“高价值”土地中的36%对外租赁经营或入股到新型经营主体。

对于这一部资产的价值,发达地区(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农民深有体会,除了自家用于出租的住宅楼,每年还能从村里拿到不少分红。

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花如此大的力气给农村资产算账?

主流媒体的答案

1、明细产权,摸清家底

2、健全相关制度、提升规范化的管理水平。

3、盘活集体资产,促进了资产保值增值。

4、密切党群干部关系,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我们挑出几个关键词就容易理解了,“明细产权、盘活资产、保值增值”,这几乎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财经词汇了,而且与国有上市公司的关系密切。我们可以预感到,前期工作完成后,农村资产要与资本发生关系。

我知道很多人开始流口水了,脑子开始浮想联翩,觉得自家的那块地开始流油了。

然而,农业并不是一个赚大钱的行业,2019年第一产业GDP为7.04万亿元,占比为7.11%。但分享这个成果的人却不少,5.76亿农业人口把不多的GDP一平均,结果就是人均1.22万元,一个月差不多1000元。

按照土地计算,共有集体土地上就是辛苦一年,一亩地的GDP为1073元。

当然,农民们也不全靠土地赚钱,外出打工和就业也是赚钱的路子。不过,总的收入依旧不高。

农村农业部数据,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消费为1.33万元。

从投资的角度考虑,农村资产、农业投资不是一个高收益项目。

当然,这不意味着农业行业没有大公司、万洲国际、新希望六和、伊利、温氏、蒙牛、海大、通威、光明乳业、正邦、大北农、雨润、上海梅林、禾丰牧业等都是全国性收入超100亿的公司。

我们以万洲国际为例,有人可能比较陌生,但说双汇的话可能更让大家了解,其2019年营业收入为1681.47亿元,净利润为102.20亿元,总资产收益率为8.99%。

你可能觉得8.99%的收益率比不上很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但这在资本市场已属高收益。

天弘基金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为1.3770%,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50%,还有各种不保本的货基基金收益率都难以突破5%。

在海量的货币供应量下,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都是资金的超级蓄水池,但房价、优质上市公司的稀缺都是难题,继续往这里堆钱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在资金需要出口,农村资源需要投资的双重“需求”下,“明细产权、盘活资产、保值增值”这几个财经词汇正式下乡。

有小白读者可能要问了,老家的地会不会大幅增值呢?

大林可能要先反问各位,土地增值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举例:

1、广东湛江香蕉园租金为700元一亩。

2、一亩香蕉种植成本为4000元,亩产1万斤。期间需要考虑自然灾害和其他风险。

3、香蕉收购价为0.5元到1元。

若是地租增长一倍,增值至1400元,香蕉收购价也会相应上涨。

众所周知,类似香蕉这样农产品的价格变动,容易影响物价。物价关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成本。

实际上,若没有农产品的进出口,只依靠我们自有的土地,想满足国内如此规模的肉蛋奶的供应,难度不小。我们一直依靠进出口调整农产品的价格。

2020年1-5月,我国农业累计进出口数据:

1、进口:4701.38亿元

2、出口:2088.90亿元

作为猪饲料重要原料之一的大豆,一直是我们进口农产品中的大头。

海关数据,中国2020年6月大豆进口量为1,116.0万吨,较上年同期的651万吨增长19%,较5月份的938万吨增长19%。中国1-6月大豆进口总量为4,504.4万吨,较上年同期的3,819.2万吨增长17.9%。

可见,我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有多大。

土地面积有限,而普罗大众对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且面临物价调控压力,这会无形中塑造农业。

假设,我们的大豆需求量增加17.9%,饲料价格同比例增加17.9%,猪肉价格也增加17.9%,各位能接受么?

大部分人都会说不能!

既要保障物价稳定,又要给农民增加收入,得有一个好办法。

大林可以给大家划两条线,作为参考。

一、CPI增速线(2020年6月为同比2.5%)

CPI统计时需考虑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猪肉。然而,基础的粮食类作物和油料作物等低收益农产品,我们的农民种植热情不高,进口替代概率也较高,如大豆、玉米、白糖。现在,水果和蔬菜价格涨幅较大,甚至高于肉蛋类,农民更愿意种植此类作物,且我们比发达国家更显优势。

水果和蔬菜种植面积扩大,价格上涨会拉动农村资产价值,农村资产价值增速很容易高于CPI增速。

二、GDP增速线(2019年增速为6.10%)

当然,有人会担心,这样会不会导致CPI快速上涨。

不用太担心!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后工业时代,传统工业品已经供过于求,价格难有大的上涨。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物价的涨幅,而且工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需要的人工越来越少,成本上涨有限。

这也算是工业反哺农业!

此外,进口大豆控制肉蛋的涨幅,蔬菜和水果稍微贵一点是可以接受的。

无论工业,还是农业,都有雄厚的基础支撑农民收入增加,这也意味农村资产有增长空间,而且其增幅能够接近GDP增速。

有了上面两条线作为的农村资产的底线,家里有地的小白读者自然可以放心,资产价格是有保障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