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宗,尊也;庙,貌也,先祖描摹地点也”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最早太庙仅仅供奉皇帝先祖的当地。北京的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拜先人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占地二百余亩,是依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园。大殿耸立于整个太庙建筑群的中心,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殿内的首要梁栋外包沉香木,别的建筑构件均为贵重的金丝楠木。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今天老猪带我们去曾经的皇家禁地一探究竟,细细的品读在这里的历史。作者/拍照:@老猪的碎碎念坐标:北京市,紫禁城。这里是北京系列之太庙。

在太庙的头道围墙内,层层松柏浓荫蔽日,将整个建筑群团团围绕。

第二道墙的南墙正中是三间七楼牌坊式琉璃门,门内有七座带护栏单孔汉白玉石拱桥一字排开。正中为皇帝行走的御路桥,两旁顺次为王公桥、品官桥和普通人行走的桥,真可谓等级森严。

.它的南门称戟门,以门外原列戟120杆作为仪仗而得名.戟门的屋顶曲线平缓,出檐较多,与一般清代建筑比较,具有显着的明代特色。

两边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

穿过戟门就是宏伟的前殿,也叫享殿,这里是皇帝举行祭祀大典的当地。它建筑于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之上,殿内地铺“金砖”,68根梁柱及首要的梁柱皆为贵重的金丝楠木制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金丝楠木宫廷;它气势宏伟,比故宫的太和殿还要高2米,被认为是登峰造极的标志。

顺治年间重修太庙大殿,完工后的大殿十一楹,深四楹,重檐列脊,殿额有满汉文对照的“太庙“。殿外的三重台基用汉白玉石栏盘绕,月台御道正面顺次刻有龙文石、狮纹石和海兽石。

殿内的大梁为沉香木,其余用金丝榆木;地铺“金砖“;天花板及四柱,均贴有赤金叶。殿内供奉木制金漆的神座,帝座雕龙,后座雕风。座前陈放有供品、香案和铜炉等。两边的配殿设皇族和功臣的牌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