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冰千里

(ID: zixunzhuli-666 )

01

关系就像一团熊熊烈火,明智的人通过与其保持恰当的距离来取暖,而不是像傻瓜那样靠得太近,灼伤自己,然后就逃离到寒冷的孤独中颤抖,大声抱怨那灼热的火苗。——叔本华

尽管还有些现象值得分析,譬如“家庭暴力”、“囚禁心理”、“离婚分居”等,但它们和孤独关系不大,还有“婚外情”我会放在爱情的部分描述。

那么,“婚姻中的孤独”就已基本描述完,最后要求完美的我不得不去回答也许是很多人一直关心的问题:

那么,怎样做才能尽量缓解婚姻中的孤独感呢?”

如果你还没从之前的描述中找到答案,也许,今天我给你的回答并不会让你满意,除非你把自己沉静下来,用大脑和心所在的地方,细细品味。

我要告诉你的答案恰恰在这个问题本身:

缓解婚姻中的孤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允许自己孤独,也允许对方孤独,并创造机会让彼此孤独。

这两种“孤独”是不一样的:

“婚姻里的孤独”指的是一种难过失落或受困的情绪;而“允许自己孤独”指的是能够在对方那里“保存”自己的能力,指的是“人格独立”。

“保存”的意思是,最大限度维护自我边界,能够在日常相处中表达自己、展示自己、肯定自己,也能够在对方伤害你的时候自我保护,少为之所动,最大限度对自己负责。

这并不简单,需要你放下我一直在强调的执念:“改变对方”。

你要时刻保持清醒,对方和你一样,是个独立的个体,而无论他的性格你多么不能接受,都改变不了他独立存在的事实。他同你一样,有着来自遗传、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的影响。

因此,改变是他个人的事情,而想要改变他则是你的需要,你想让他和你更合拍,更按照你所想的样子发展,就要时刻警惕需要的合理性。

从本质来说,谁都没有权力要求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那是违反自然天性的。

但我依然强调,你需要表达,这个悖论的依据是要遵从内心,而不必在意他人;与此同时,你就要冒一个大大的风险,因为你正处在被对方满足的位置上。

这给了对方3种不同回应的可能:第一,选择满足你;第二,选择不满足你;第三,假装满足你。

02

举个日常小例子:

比如你想要对方多干家务、多帮忙带孩子、少指责你。那么,你真实的处境就是:你认为做家务、带孩子是你的事情并很不甘心;你也正在被动接受对方指责的境地。

你的自我表达没任何问题,因为你义正言辞的传递了需要。

但,对方是否满足就充满了不确定感:

譬如他选择满足你。

“是的,你很辛苦,以后我会做家务、带孩子,并不再批评你”,他也真这么做了,这个答案皆大欢喜。

但要知晓,对方之所以如此是经过了大量反思和自我觉察,并决定自我改变,而绝非因为满足你的需求。他是在自我满足,也许他觉得这会给自己带来更稳定的家庭氛围、觉得以前的行为带来了诸多困扰等。

他选择自我改变在先,只是顺带满足了你。

第二,他不满足你。

他会说“我工作也很辛苦呀,就这点破事还抱怨”、“我不是在指责你,因为你做的确实不对”——他不但没满足你,还提出了他也需要被满足,而且还在继续指责。

这说明他“保存”了自己而拒绝了你。与他而言,同样没问题,是他不想改变,你的孤独于他而言不算什么困扰。

你若大吵大闹想要让他满足,就是不成熟的表现,算不上自我保存和独立;若继续委屈承受,说明你在自我压抑,也不算自我保存。

此刻,你应该庆幸,因为主动权到了你的手中,他也有需要被满足,那就是“需要你理解他的工作辛苦”。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谈判”的条件,而你是在主动的位置上。

想办法满足他,再让他决定是否满足你,譬如你会说:“是啊,你的收入对我们家庭来说很重要,在外面赚钱的确太难了”——你保存自己同时给了他一个满足。

你猜对方会怎样?他往往也试图满足你,“是啊,家务活太琐碎了,我在外面不顺,不该冲你和孩子发火”。

这叫一次合格的沟通,可能没我说的这么直白,很多夫妻不擅长使用语言,也许他们会用行动来表达。

这就是我们挂在嘴边的“相互理解”,但真正做到十分困难。

日常,当对方有事没事就和你提及“咱们要互相理解”的时候,多半他是在说:“我觉得你不够理解我,而我已经很理解你了”。

潜意识在指责你:“你是错的”。

第三点会更常见,之前也说过,是“不沟通的沟通”。

对方假装理解你并要满足你,是是是好好好,以后不这样了,或笑而不语,你得到的回应是“没有回应”或“对方依然如此”,他没有态度。

这才是最难办的,对方不愿和你沟通,装傻充愣敷衍你。

你若想维护自己则十分被动,唯一能做的是继续回归自身反思后再作决定。是否时机不对?是否隔阂太深?是否没说清楚?是否彼此回避更大的冲突?——然后再决定进一步表达。

以上,并不是在传授什么沟通技巧,而是让你明白一个底层逻辑:改变他人不但是徒劳的,还是被动的;而扭转局面的,恰恰是你选择了自我改变。这就是自我保存、维护边界,同时也尊重了对方的独立性。

03

换句话说,如果你的人格不独立,就很容易把自己的一部分当做关系里的附属品,也会把对方一部分当做你的附属品,潜意识在传递“你就应该改变自己来满足我”,这注定不会幸福,无论采用怎样的沟通技巧。

“人格独立”是一项系统成长,绝非单一学习,也许终生都在做这一件事,并和年龄无关。

即便我本人也如此,就算我经过了诸多阅历、经过了大量受训,一直走在心灵成长的路上,且我本身就是一个心理从业者,但我依然觉得人格尚未完全独立,依然会被各种现实所困扰,依然在关系中探索。

别灰心,别以为“连心理咨询师都如此,那我的人格独立不就更困难了”?

告诉你两个事实:第一,若你也有这样的反思和觉察就已经走在独立之路上了;第二,人格独立是有“捷径”的,那就是“关系里孤独的能力”。

真要意识到这个世界离了谁也能活,而不是为了不再孤独投身一段关系,如斯科特.派克所言:“因害怕孤独而选择婚姻,注定不会成就幸福的婚姻”。

我们统统都活在关系里,特别是婚姻、爱情、亲情、友情,但我们内在必须产生这样的声音:

你我终将孤独,无论是离开一段关系,还是丧失一段关系,这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情。

很多人因恐惧而避开这声音,或谎称与对方会永远在一起,或干脆避而不想、避而不谈,但凡如此,你就正在逃避孤独。

记住,真正让一个人孤独的是逃避孤独的过程,而非任何关系。

温尼科特曾说到一个人人都面临的困惑:“生命是否值得度过?”

在这个哲学命题中,他明确指出:

“创造力是一个个体生活体验的一部分”,他继续道:“要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必须有存在感,这个存在感是生命运作的基础。在某些时候,某人的活动虽然显示出这个人是活着的,但这些活动仅仅是对刺激做出的反应。一个人的一生都可能会建立在对刺激作出反应的模式上。拿掉刺激,这个人就没有生命力了”。

在我看来,“生命力”、“创造力”就是人格独立;而“刺激”对成年人而言就是工作和关系。

很多人退休后会不知所措;很多“领导”失去权力后会迅速衰老;很多人在破产、失恋、离婚、丧偶后会一病不起,甚至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都是刺激撤退后的应激反应。

那么,这个人就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他的人格建立在刺激之上,而非属于他自己的。

其中,“婚姻”也许是最大的刺激源,温尼科特也有自己深刻的看法:

很明显,当两个人以婚姻这种密切和公开的纽带联系并生活在一起时,每个人都会通过另一个人拥有更全面的人生。但,有些夫妻会发觉他们很别扭地把一些角色交给了对方。两人中总有一方发现他或她被卷入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就是一个人生活在实际上是由另一个人创造的世界当中。

对此,我以为这个人就失去了他的创造力和部分生命力,从而把自己的一部分或全部当作了附属品,他把自己的独立性交由对方保管,无疑是危险的,也就谈不上什么“人格独立”。

故此,温尼科特得出一个结论:“两个人有多么不害怕离开彼此,就能有多大收获,如果他们害怕离开对方,他们就可能对另一半感到厌倦。这种厌倦可能就源于他们失去了那种有创造力的生活,那样的生活实质上还是来自个体,而不是伴侣关系,尽管伴侣是可以激发创造力的”。

04

我想你大概理解了,所谓“人格独立”是你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依附于他人关系,尽管有时候“好的关系”可以促进你的人格独立。

比如我的童年尽管有诸多被抛弃感,但祖母和母亲给予我的是某种自由,让我独立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者为了抵御“被抛弃”而发展出来的某种深刻的“孤独感”,即便是被动的。

——这也许就是我看重孤独的最初模板,也是我追求人格独立最原初的驱力吧。

由此,我无论身处任何关系,包括婚姻关系,都会保有我自身独立性,这一点也深深影响着我的孩子们。

在这里,又有一个新问题产生了:我们如何在试图不丧失独立性的前提下,接受外部现实?

我对此的答案是:度。

你绝不可能做到隔绝外界一切关系而独活,就算你隐居山林,也会有各种花花草草的生命,也会有你内心的关系网,因为你不是孙悟空,你必须借由一个人类子宫里来到这个世界。

你做不到绝对“自私”,但我也反对那些“大公无私”。

其中如何平衡?唯有“度”的把握。

而这个度的把握,就是你人格独立成熟的外部表现。

你会发现面对同一种关系,每个人的模式都不同。

几个月前,我有一对夫妻朋友分开了,他们给彼此留了思考空间,所以并没有离婚,而是分居。最近我分别见到了他们,却给我留下了完全不同的印象:

女性朋友脸色红润,精神清爽,她称自从丈夫搬出去这半年,她的生活更多姿多彩了,孩子们照料的井井有条,瑜伽、冥想课、和闺蜜旅行、制作各种美食,每一项都让他有种“重生感”。他每次接完女儿回家路上都会买束鲜花,天天不重样,“这种自在很久都没有过了”,她告诉我,眼睛也带着笑。

而她的伴侣却不容乐观,我在公寓见他时屋子一团糟,一股发霉的味道弥漫着,面如菜色,胡子拉碴的很邋遢,看到他房间东倒西歪的酒瓶,我瞬间就明白了。

东扯西扯一会儿,他才说到正题:“这个,你去帮我劝劝我老婆吧,我觉得很孤单”……

我并没有去劝他的老婆,因为我不想去打扰另一个人的“独立人格”,我只是诸多感慨,面对同一段关系为何表现迥异?

是的,是因为人格!与关系无关,更与婚姻无关。

我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如何把握平衡的“度”?

三个次序:第一,满足自己,满足到你去满足他人的时候别不情愿;第二,满足他人的时候尊重对方这个人,而不是他的需要本身;第三,对自己满足他人不能而接纳,对自我完全满足不能而承担责任。这个“责任”就是要允许自己孤独一个阶段、孤独一个部分。

而现实时,无论你是否人格独立,是否把控好关系的度,“孤独感”都是必须面对的,由不得你,也由不得婚姻。

遇见能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伴侣极难,我甚至悲观的认为,这是没有的、不存在的。

因为我们让对方理解自己是无底线的,今天他理解了这一层,还有下一层、下一层的下一层,直到无条件接纳,而对方恰好也是这么想。

所以,婚姻中的孤独是常态,唯一要做的就是在孤独的时候不那么依附对方,否则就会被孤独吞噬。

而唯一幸运的就是对方在大是大非、在某个阶段能理解你的一部分,就足够了。

05

关于孤独,叔本华是这样建议的:

“我建议你养成这样的习惯:把部分孤独带入社会交往中,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独;不要立即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要太过在意别人所说的话;勿对别人有太多期待,无论在道德上还是才智上;对他人的看法,应加强自己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和感觉——这是培养值得称道的宽容这种品质的一个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如此,你和他的关系将是纯粹客观的。”

对于如何缓解婚姻中的孤独感,我想至此已经说明白了:允许自我独处、允许保持距离、完善自我人格独立性就是解决之道,你做到了多少,你们的婚姻质量就回馈你多少。

若还是持有怀疑,可能是你吃的苦头还不够,我将用纪伯伦这首著名诗歌结束这个篇章。

接下来,我会与你共同走进“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种“爱恋孤独”的主题。

《论婚姻》

——哈利勒.纪伯伦

你们的结合要保留空隙,

让来自天堂的风在你们的空隙之间舞动。

爱一个人不等于用爱把对方束缚起来,

爱的最高境界就像你们灵魂两岸之间的一片流动的海洋。

倒满各自的酒杯,但不可共饮同一杯酒,

分享面包,但不吃同一片面包。

一起欢快的歌唱、舞蹈,但容许对方有独处的自由,

就像那琴弦,

虽然一起颤动,发出的却不是同一种音,

琴弦之间,你是你,我是我,彼此不相扰。

一定要把心扉向对方敞开,但并不是交给对方来保管,

因为唯有上帝之手,才能容纳你的心。

站在一起,却不可太过接近,

君不见,教堂的梁柱,它们各自分开耸立,却能支撑教堂不倒。

君不见,橡树与松柏,也不在彼此的阴影中成长。

作者简介:冰千里,国内知名心理咨询师,一个孤独又温暖的老男人,研究亲密关系、自我接纳,新书《解锁亲密关系》当当网热销中,公众号:冰千里(bingqianli52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