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被夸赞的孩子,成长中缺少了培育自信的土壤。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作者罗伯特•戴博德说:

“我们的价值观来自父母,他们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
父母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的童年,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在书中,他用童话的方式,告诉我们,父母的言行里藏着孩子的命运。

“从不被夸”的孩子,很难快乐,在否定中长大的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呢?

01

  • “打击式”教育,是孩子一生的诅咒。

罗伯特笔下的蛤蟆先生在外人眼里,是个热情、时尚、爱冒险的家伙。

可最近,朋友却发现他越来越不对劲。

蛤蟆先生说:“我感觉自己没什么价值,生活一团糟。和其他人相比,自己看起来像个笑话。”

为了让自己好起来,他来到心理医生苍鹭的诊室做心理咨询。

在苍鹭的引导下,蛤蟆敞开心扉,回忆起童年。

他记得父亲和他说的最多的话是:

“不准这么做!”
“你看起来太蠢了!”
“回你的房间去,不准下来!”

一提起父亲,蛤蟆先生开始嚎啕大哭。看似强大的他,却有一颗易碎的心。

对他而言,父亲的批评和否定,时刻提醒他,“你是个废物,什么都不行。”

蛤蟆先生的脆弱、自卑、抑郁,都离不开父母数年如一日的“否定”。

(图片来源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家庭教育片《镜子》中有句台词: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怎样,关键在父母。”

那些被父母肯定着长大的孩子,大多积极阳光,内心有爱。

还记得《奇葩说》辩手詹青云吗?

比起她的博学多闻,让人感触最深的是她永远那么乐观、那么自信。

其实,詹青云是从贵州小县城走出来的孩子,父母也是普通人。另外,她还是个问题学生。

因为看杂书,学习成绩总是垫底,被老师骂得转学6次。

但詹青云的父母从不否定女儿。

无论外界怎么斥责,妈妈始终鼓励她;无论生活多么平庸,爸爸总会支持她。

比如放暑假的时候,贪玩的詹青云不想憋在屋里写作业,总偷跑出去。爸爸没有说她什么,反而带她去更远的地方玩。

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可以让孩子感受轻松愉悦的成长氛围,培养起他们的自信心,成为乐观勇敢的人。

就像詹青云,本来普普通通的她,活成了一颗光芒万丈的小太阳。

心理学上个概念叫:积极权威期待

意思是,如果你想一个人变得更好,那就鼓励他。

父母如果想让你的孩子变得优秀,也一定要支持他、肯定他。

如果你给他的全是负面暗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停地否定、斥责、孩子反而会变得越来越失控。

“打击式”教育,看似可以让“熊孩子”变乖,但却是以摧毁孩子的自尊心为代价,让他们长期处在压抑中。

而这种压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堆积成一座活火山,不一定什么时候,让孩子瞬间爆发。

即使他们小心翼翼地走过童年,往后余生也要背负这份“原罪”,将父母的否定转为自我否定。

02

  • 你怎么定义孩子,孩子就怎么定义自己。

小凯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周末,爸爸的朋友来家里做客。小凯给小金鱼换水时打碎了小鱼缸。

小凯爸爸立马训斥孩子。对朋友说,“这孩子就是皮,天天给大人添乱,昨天吃饭刚打碎了碗,今天又惹事。这孩子就是欠收拾。”

朋友对小凯爸爸说,“小孩子精力旺盛,免不了打坏东西。”

“这孩子毛手毛脚,干啥啥不行。不打不成器。”

小凯站在那里哭泣,“还不滚出去,要不是你叔叔在这里,我今天非揍你一顿。”

小凯觉得无地自容,跑了出去。

大人定义孩子会给孩子造成什么伤害

1.自尊心受到伤害

家长守着亲戚朋友随口定义孩子、贬低孩子,会让孩子觉得颜面扫地,自尊心被人踩在地上。

2.家长随意贬低,定义孩子,会让别人认为孩子不值得尊重!

虽然小凯爸爸的朋友打圆场。但是内心难免对孩子有偏见,“你父母都说你不好,那你肯定不好。”有些人也会附合家长的话,在外面嘲笑孩子。

那这个孩子在外人看来,就不是好孩子。不值得尊重!

3.家长定义孩子会限制孩子发展,会束缚孩子

欣欣跟妈妈上楼,正好碰见楼上的王奶奶。“欣欣喊奶奶。”欣欣没有说话,笑了笑。

“这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欣欣妈向王奶奶解释。欣欣一脸的不高兴。

“没关系,我刚来,跟孩子也不熟。”王奶奶说。

孩子跟不熟悉的人不打招呼,是一种自我保护。有的时候,孩子冲大人点头和微笑也是打招呼的方式。

大人随意定义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的孩子优秀,会束缚自己。

4.孩子会朝着家长定义的方向走

有的家长经常吓唬孩子,还常守着别人说孩子胆小,时间长了,孩子真的非常胆小。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写道

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4.亲子关系恶化

有个孩子在大街上练习骑自行车。家长守着外人说自己的孩子“不光学习不好,连自行车也不会骑,光摔倒,笨的像头猪。”

无形之中,父母把孩子推远了 。面上孩子不反驳,但内心对父母却有了怨气。长久下去,孩子不愿和父母说话,亲子关系恶化。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这种联系就是,父母怎么定义孩子,孩子就怎么定义自己。

知乎上有个提问:从小一直被父母否定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怎么样?

有个高赞回复说:“做任何事都有无力感,半途而废的事情数不胜数。”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一个人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的评价一直都是否定的消极的,那么以后无论他多优秀,多努力,都很难成功。
因为就在他快接近成功的时候,他心里就会冒出来一个声音:你不行的,你注定会失败……”

深以为然。

从不被夸赞的孩子,成长中缺少了培育自信和执行力的土壤。

长大后,即使没有父母在身边指责自己,他们也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没有人会在自我否定中感到幸福,那他们要如何好起来?

03

  • 如何摆脱“可怜弱小的我”。

罗伯特在书中,将自我否定的人,定义为“可怜弱小的我”。

他们可怜,即使得到外界认可,也不去相信;他们弱小,因为永远害怕失败,看见机会也不去争取。

就像蛤蟆先生,他取得了划船比赛冠军,但朋友的欢呼让他觉得,那是在戏弄他。之后,即使队友们再怎么热情邀请,他也只会拒绝。

蛤蟆先生为此难以释怀,又去了苍鹭的诊室。

苍鹭问他:“是谁,造成了你的不开心?”

蛤蟆先生对这个蠢问题很不耐烦,嚷嚷着:“我早说过了,是身边所有的人……”

可是苍鹭严肃的眼神,让蛤蟆先生重新思考了一下,停顿片刻后,他说:

“是我自己。”

这时,苍鹭露出了一个微笑,他说:

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感受,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比如我们选择了愤怒、悲伤、内疚。

谁都会遇到不开心的事,试着去看向另一面,心情或许会不一样。

换个角度看问题,需要心态的转变。中国有一位著名的国画家俞中林擅长画牡丹。有一次,某人慕名要了一副他亲手所绘的牡丹。

因为这朵牡丹没有画完全,缺了一部分,此人的一位朋友大呼不吉利,认为牡丹缺一角代表“富贵不全”。

俞中林听了此人要换画的理由,灵机一动,告诉买主,既然牡丹代表富贵,那么缺一边,不就是富贵无边吗?

那人听了他的解释,觉得有理,高高兴兴地捧着画回去了。

同一幅画,因为心态的转变,便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所以,凡事都应该持一种积极的心态。

往好处想,不要什么事都看着不顺眼,换个角度看问题,这样就会少些烦恼、苦痛、牢骚,多些快乐。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该怎么做呢?

1. 活在当下,真诚地回应现实的生活

这样做能打破童年延续而来的恶性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的束缚。

2. 停止自我批评,去做点具体的事

从自我批评中走出来,为自己制定一个个小目标,让生活有所期待,找到前行的动力。

3. 学会不带攻击性的反抗

不带攻击性地反抗,是一种温和的、不含暴力的。

比如,被父亲痛骂,满心委屈的时候,不要急着道歉,而是沉默地转身离开。

并在接下来的几天,保持距离,寻找时机说出“被你那么说,我真的很不开心。”

人生有很多无可奈何,比如父母可以轻易地影响到孩子,但孩子却很难去改变父母。

父母要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功课。

如果他们没有学好这门课,作为孩子的你,得为自己找到一条出路。

我们不能在被否定的人生里迷茫太久,快点走出来,美好的生活,就在前方。

关注爱贝淘淘微信公众号,关注更多热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