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橡树君

来源 | 孩子教育

ID | xdfjtjy

4岁学完初中课程,8岁进入县重点中学读书,13岁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成为当时湖南省年龄最小的大学生,17岁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破格录取,硕博连读,38岁突发疾病与世长辞。

从天才到普通人,他的超神经历,让人唏嘘不已,也让不少教育者和家长反思:我们究竟是要培养一个天才神童,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昨晚,魏永康之妻付碧的个人账号发表讣告称,现年38岁的魏永康于2021年11月9日突发疾病,与世长辞。

曾几何时,这也是一位火遍全国的神童、令不少家长艳羡不已的“别人家的孩子”。

看到这则消息,很多人不敢相信,并为此唏嘘不已。

01

4岁完成初中课程

17岁考进中科院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从两岁起,魏永康就被人称为“神童”。

他的“神”,离不开母亲曾学梅的悉心教育。

魏永康的母亲当年也是一个知识分子,在那个教育不发达的年代,她却考上了大学。

然而由于家里条件贫穷,大学还没来及上完,她就被迫辍学。

后来,她成为了一个在超市的普通打工人。或许正是这个原因让她心有不甘,她将希望全部放在了儿子的身上。

在魏永康两三个月大的时候,曾学梅就开始经常读唐诗宋词等有音律的古诗,以此来增加他对汉字的兴趣。

在这样的熏陶下,魏永康很快就突显了“神童”的天赋,他掌握了大量的汉字。

2岁时的魏永康就已经认识了1000多个汉字,还会算加减法。

如此奇闻,让魏永康被称为“东方神童”。

曾学梅看到儿子如此争气,很是欣喜,觉得儿子真的就是天生学习的料,因此更加重视对他的培养了。

于是乎,魏永康只读了两年小学,并且在4岁时就学完了初中课程,8岁就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

从那以后,他一直走在跳级的路上。

十二岁时,魏永康就已经去湖南的重点高中读书了,而这时候同龄的孩子仅仅刚刚小学毕业而已。

在读高中时,老师都对这样一个天才儿童感到震惊,表示自己教书这么多年都没有见过这么聪明的孩子。

13岁的他,考进了湘潭大学的物理系。

从湘潭大学毕业后,17岁时破格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录取为硕博连读研究生。

02

被中科院劝退

母亲:“你死了才好”

2003年,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因为他欠缺生活自理能力。

原来,从魏永康小的时候起,母亲就不让他做除了学习以外的任何事情,包括穿衣洗脸、社交活动等,她认为孩子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会有出息。

这十几年来母亲包揽了所有家务,洗脸、洗澡、挤牙膏,甚至读到高中还亲自喂饭。

到了北京中科院后,独自一人的魏永康却无法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年冬天居然穿着单衣拖鞋一人去天安门闲逛。

看到被退学的儿子,曾学梅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让儿子跳楼,还指着旁边车水马龙的道路,让儿子去被车撞死:“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

“我曾经写过一本教育孩子的书,还希望能够在永康毕业的时候发表,当时已经写了三四万字。”曾学梅说,在儿子退学后,她一气之下,把那本书全都撕了。

2000年魏永康到北京上学后,曾学梅还专门教过一个同事的孩子,只教了一年多时间,那个孩子高分考入了全国重点大学。

但儿子退学后,渐渐地,她也开始反思教育孩子的方式。

天才神童被劝退,不难找出问题所在:魏永康的人生目标只有“学习”二字,其他生活能力、人际关系、独立自主能力完全为零。

然而更深一步的学习,却意味着魏永康要与教授、同学相处,学会团队合作,要自己一个人管理自己的生活。

但是魏永康却做不到这些,每次一有讨论他就默不作声,导致试验无法进行。

不出所料,他长时间交不出毕业论文,自己的心理也承受着巨大的打击,很多专业课的成绩都是0分,最终被中科院劝退。

接受采访时,曾学梅也非常痛苦:“我原想着,他将来长大离开我,人这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的,不晓得他已经形成习惯,改不过来了。”

2005年,重新振作的魏永康报考了湘潭大学物理专业硕士,遗憾落榜却并不言败。

当年8月,多家企业主动伸出橄榄枝、表示对他的欣赏,魏永康却回复说,目前最大心愿仍是求学,“就业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被劝退学又无法上岸的魏永康感到十分挫败,意志消沉,几度离家出走。

后来,上海一家航天研究机构知道魏永康的情况后,邀请他去上班。

到上海后,他租住的地方与付碧姐姐租住的地方很近。在这里,他认识了暑假去上海玩的付碧。

两年后,付碧大学毕业到深圳工作。对付碧一往情深的魏永康辞掉了在上海的工作,一路追到深圳,并在深圳找到了一份“月收入四五千元”的工作。

他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付碧的芳心,两人最终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与传说中的不近人情相比,后来的魏永康已经开朗了很多,以前连出去玩会儿都觉得浪费时间的魏永康现在都能到歌厅里唱歌。在妻子眼中,魏永康“从神童变成了懂得生活的丈夫”。

他与妻子付碧过着平凡的生活,并育有一儿一女。

在教育后代时,母亲曾学梅被禁止提及的一句话,就是“你爸爸在你这个岁数,已经……”

将孙子、孙女的童年与儿子的童年作对比,是绝对不允许的。

她曾与付碧商议,她来教小孩文化知识,付碧来教生活能力、做人做事。但“实验”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每次到儿子家,就看到孙子的玩具又多了,而之前教的东西已忘了一半。”曾学梅说。

在儿媳“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强烈要求下,她只能将自己的教育穿插在孙子的“游戏”之间。

魏永康的亲子照

天妒英才,普通人的生活没过多久,年仅38岁的他就因突发疾病与世长辞,匆忙地结束了这短暂的一生。

从天才到普通人,他的经历,让人唏嘘,也让不少教育者和家长反思:我们究竟是要培养一个天才,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03

教育应该是培养独立的人

而非单纯的“天才”

我们曾分享过不少天才神童的故事,纵观之前红极一时的神童们,不难发现,许多天赋异禀的“神童”虽然赢在了起跑线上,却无法“笑到最后”。

10岁考上大学的辽宁神童张炘炀,在硕士论文答辩前赌气,如果父母不给他在北京买房,就不参加答辩不考博士。

14岁考入大学时的王思涵,毕业考试时仅有一门英语及格,也和魏永康一样,遭遇了被退学的处罚。

不难看出,在学习能力之外,这些过度被追捧的神童在人格和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

对于他们来说,褪去“神童”的标签,“缺失的情商”、“没有自理能力”成为了他们无法摆脱的宿命。

前两天看到一则消息,来自重庆的一位男孩,初三毕业后将直接进入清华本硕博连读。

每每看到媒体宣扬此类“天才少年”的消息,为之高兴之余,我也很希望媒体不要大肆宣扬他们是“天才”、“神童”。

不可否认,他们确实厉害,但正如韦东奕所言,“努力是基础,天赋是一个人可能的上限。”

天才少年被名校录取,只是人生的第一步,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小荷才露尖尖角”,他们需要的是不被打扰,能有安静的学习环境。

俞敏洪曾经说过:如果孩子的生命里只有学习、考试,哪怕考到北大、清华都没有用。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出一个独立的人来,而不是学习的机器,更不是一个只会读书、学习的“神童”

过分重视成绩、学业,却忽略孩子的心理发育和性格培养,只会得不偿失。

毕竟,知识可以从头再读,一个人的身心却无法重新塑造。

“东方神童”魏永康迅速过完了人的一生,也经历了别人一辈子都无法经历的事,颇有一番伤仲永之感。

如果有来生,希望他能做个普通人。

“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曲婉婷母亲被判无期徒刑!贪污3.5亿,毁了566个家庭,终得恶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