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官网上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其中,提到“抓紧修改完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司法解释, 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坚决否定高利转贷行为、违法放贷行为的效力,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一言蔽之,高利贷的认定标准或许要放宽了!

根据2015年8月,最高法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也就是说,如果借钱利率超过了36%,就必定属于高利贷。而借钱利率是在24%-36%怎么算。有律师表示:

对于超过年利率24%以上,不超过年利率36%的利息,如果借款人已经支付了利息的,出借人不用归还,如果借款人还没有支付利息的,则借款人只能按最高年利率24%计算,说简单一些,就是保持现状,不保护,不退还。

目前中国一年期准贷款基准利率(LPR利率)是3.85%,5年期是4.65%,对比起来24%、36%的利率是相当高的。

如果“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会降多少呢?有专家提过建议,要降到12%—15%之间。

为什么要下调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

因为基准利率正在不断走低,根据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

也就是说这个利率需要随着基准利率或经济环境变化而变化。2015年10月的时候,中国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是4.35%。2019年8月,中国的贷款基准利率有过一次改革,现在中国的准基准贷款利率是LPR利率,目前中国一年期准贷款基准利率(LPR利率)是3.85%。可见,基准利率已经下调了,高利贷利率认定理应跟着下调。

更为重要的是,最近几年,国内的民间借贷发达,由于有24%的最高上限存在,许多民间借钱利率都是在24%的边缘徘徊,利率未能下调,增加社会的借钱成本,增加借钱人负担,影响经济发展。

事实上,24%的利率成本是相当高了,如果以这个利率借钱,有哪个普通人的工资年幅度可以超过24%?有哪家企业的利润率超过24%?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说过,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很危险,超过10%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

很多人可能会说了,24%是民间借贷,与我们无关啊。

不,其实有影响,而且影响很大。我们的网上购物,使用分期付款买电脑、买手机,其中的利率也受24%的影响。可能有人会说,我们的年利率都是7%,或月利率0.58%,距离24%还远着呢?

实际上,我们在小贷、消费贷等“花呗们”借钱的时候,我们有两个误区:第一,月利率看起来很低,但如果拆合成年的话就很高了。第二即便年利率是7%,但那很大可能只是表面利率,而不是真实利率。

举个例子:在网上买一部手机,原价是5999元。如果你没那么多钱,可以选择花呗分期,最长可以是12期,每期537.4元,外加每期手续费37.49元。表现上看:

年化利率只有449.9÷5999=7.5%,月利率只有37.49÷5999=0.625%

真有那么低吗?当然不是,7.5%只是表面的利率,真实的利率应该加上货币的时间价值。什么意思?比如A向B借12万块钱,一年后还清,如果A在一年内每月还款1万,就存在货币的时间价值。反之,如果A到期后一次性还12万就不存在时间价值。因为A如果不是每月还款,他可以把余下的钱去投资,获得收益。

在实际生活中,5999元的手机,分12期还,到了11期的时候,大部分钱都已经还完了,但仍是以5999元作为基数计算,真实的利率当然是会低估。真实的利率超过14%。

如果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影响是什么?

1、引导民间借钱利率下行,银行利率不高,但普通人难以借得到,比如转房贷需要向中介机构借一笔庞大的短期资金,但这个利率很高,年化甚至会突破24%。如果民间借贷利率上限降低,有助于降低社会借钱成本,当然如果利率下降,中介机构利润空间下降,也有可能停止类似业务。

2、可能会降低一些小贷、消费贷等“花呗们”的公司收入,苦日子或将来临。

3、对于消费者是利好,意味着今后的借钱消费利率更低,成本更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