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初唐和盛唐时期创烧,多以黄、绿、褐三色为主,故名唐三彩。唐三彩于1905年至1909年在洛阳修筑铁路时从一批唐代墓葬中首次发掘,之后也一直都是从墓葬中出土,由此普遍认为其是一种用来陪葬的冥器。

其实早在唐初,唐三彩就沿着丝绸之路输出到国外,目前已在伊朗、伊拉克、埃及、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发现了当年的唐三彩,那是否可以说,其实唐三彩的最初用途可能并不是专门用来陪葬的呢。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彩陶器,在烧制过程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便会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斑斓多变、鲜丽明亮,它在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唐代陶瓷艺术的巅峰。不过,低温陶器的质地不如高温的瓷器那样坚固,易碎、易吸水是它的特点,这就使得在生活中很难具有实用价值。从造型上看,唐三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生活器皿,二是人俑和动物俑。初唐时开始流行厚葬,虽然生活中唐三彩有些“中看不中用”,但用作随葬品确实极好的。唐三彩被列入官府的明文规定,一品、二品、三品、四品,不同品级的官员规定可以随葬多少件,但是达官显贵们并不满足于明文的规定,于是这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厚葬之风。

唐三彩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造型生动,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大唐王朝时期的鼎盛景象。唐三彩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在唐代以前,只有单色釉,最多就是黄、绿双色烧制在同一器物上,盛唐时期多色釉的创新和应用,反映了西域各国文化对唐代审美的影响,将唐代的开放与包容尽展开来,呈现出如其釉色一样多彩灿烂的大唐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