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每天不间断的催收电话,正在读大二的小杨(化名)显得既焦急又很无奈。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间,销声匿迹的校园贷重新浮出水面。

在聚投诉官网上,输入“校园贷”,可以搜索出几百个投诉帖,最新的日期就在昨天。

“因为疫情,学校延期开学,家里就暂停了我的生活费,导致我在爱又米平台上的贷款逾期。现在每天都有电话来催收,叫我找家里要钱还,爱又米违规给学生放贷款,根本不审核客户和群体收入。”正在读大二的小杨(化名)告诉记者。

像小杨这样在疫情期间因逾期被催债,并被投诉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活费基本上是还款的唯一来源。疫情期间生活费被暂停,也无法出去兼职,更不敢跟家里坦白,只能面临还款逾期和催债不断的状况。

记者也了解到,以贷养贷的情况在小杨和他的同学们中普遍存在,甚至他们都记不清自己到底借了多少钱,什么时候借的,只记得每个月要还多少钱。

除了借了校园贷没钱还的学生,还有一类,是因为生活费断流而又抵不住消费诱惑,在这个假期接触校园贷的学生,他们成了新一轮的待宰羔羊。

早在2017年,教育部便发布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一桩桩校园贷悲剧发生, 国家加快采取措施取缔校园贷,一段时间以来,校园贷似乎悄无声息了。

但,校园贷真的消失了吗?

2019年,闪银、拍拍贷、及贷等平台被爆出仍在悄悄从事该业务。其中,闪银平台向学生发放高利贷 年化利率高达 199.38%,除此之外,它还“发明”了各种 砍头息,借1000元,实际只得790元!

仍有大批学生深陷其中,由校园贷引发的悲剧仍在上演,让人触目惊心!

校园贷坑钱害人是不争的事实,但为何屡禁不止?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取缔校园贷?我们怎样才能避开校园贷这一陷阱?

1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校园贷到底是什么?

百科上指出,校园贷是在校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但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是指校园不良网络借贷行为,多发生在网络贷款机构和在校大学生之间。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学生们在网上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受到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各类社交媒体上,满是生活得光鲜亮丽的人,刺激不断,一不留神,攀比的心理便开始作怪。

这些平台看准了学生的这种心理,并凭借“秒到账”、“门槛低”等字眼,向学生们兜售自己的业务。它们瞄准了学生贷款这一市场,视未经世事的在校学生为猎物,赚取黑心的钱财。

借贷平台为何愿意将钱借给无稳定收入,缺乏偿还能力的学生?

它们看中的,是一个个学生背后的家庭和钱包。当雪球越滚越大,直至学生无力偿还时,借贷平台也往往不担心,毕竟还有他们背后的钱包,而且在超高的利率下成本或许早已收回。

追逐(非法)利益的贷款机构与禁不住物质诱惑的学生,二者形成了市场的双方,一方有(巨大)利润,一方有经济需求。

2

为取缔校园贷,国家这样做:

1.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在发布会上明确要求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

3

校园贷花样百出,我们如何才能避免非法校园贷雷区?

1.头脑要清醒!

天上不会掉馅饼,对广告中的“免费”“优惠”“打折”要多留一份心眼,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的能力,切勿盲目轻信。

2.花钱要理性!

养成自强自立、艰苦朴素、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3.借钱走“正道”!

如果确需贷款,一定要选择安全系数高、信用口碑好的国家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产品。

疫情期间, 防诈骗 不能掉以轻心 !!!

这些骗子往往能说出受骗者的个人信息,如学校、身份证后四位等,但不能因此就轻信!

另有网友反映,这些骗子打电话时 背景嘈杂,且 普通话较次

最后提醒大家,遇事千万要冷静!!

(受访者部分来源于《华夏时报》 /

图一图三来源于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