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6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秘书处共同承办的2020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开幕式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通过多种形式,展示近年来热土潇湘的红色文化和旅游发展成果。

▲ 众多游客在韶山市毛泽东同志故居前参观(喻名才 摄)

本届博览会以“红色土地·全面小康”为主题。除长沙主会场外,设6个分会场。4个分会场与主会场同时开幕,分别是长沙市浏阳市、郴州市汝城县、岳阳市平江县、株洲茶陵县。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和永州市道县分会场活动已分别于8月21日和9月25日成功举办。来自北京、河北、陕西、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等24个省(市区)参加,主要呈现24个省(市区)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红色旅游精品景区(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等红色旅游资源和发展成果。

▲ 郴州市汝城县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主题雕塑(李健 摄)

本次博览会线上线下互联互动,线上展馆通过电商平台常年推介和展示湘赣两省红色文创产品、旅游商品。线下展区分“江山多娇”全国展区、“芙蓉朝晖”湖南展区、“风景独好”江西展区、“极目楚天”湖北展区、“峥嵘岁月”红色出版影像展区、“红旗如画”红色文物展区、“稻菽千重”红色旅游产品展区、“无限风光”VR互动体验展区等8个展区。其中“红旗如画”红色文物展区深度融入了湖南文化特色,展示了湖南红色革命文物中所蕴含的感人红色故事。

高位谋划推动

保护好三湘四水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湖南素有“革命摇篮,伟人故里”美誉,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都诞生在这里。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湘赣边界的罗霄山麓点燃;秋收起义、平江起义、湘南暴动在这里暴发,无数革命先辈舍生忘死、向死而生;湖南这块英雄的土地上,留下了“断肠明志”陈树湘的壮怀激烈、“半条被子”的鱼水深情……

▲ 株洲市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郭立亮 摄)

作为革命文物大省,湖南的红色文化资源遍布三湘四水。目前,全省已查明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达17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66家;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70余处,数量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每一个革命旧址、遗迹、故居,都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一个信仰熔铸点、一座“红色基因库”,承载着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信念追求。

▲ 岳阳平江起义纪念馆(李娴 摄)

挖掘、抢救、保护革命文物、遗址,打造“红色基因库”,湖南一直在行动。高位谋划推动,建立统筹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将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城市建设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总体规划,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品位打造,全面推进红色资源保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周边环境整治。

▲ 怀化市通道转兵纪念馆(粟勇主 曾宪武 摄)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遗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文旅文物部门负责、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实施意见》《湖南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20年——2022年)实施方案》,不断加大对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

▲ 永州市道县陈树湘生平事迹陈列室(蒋克青 摄)

实施全省革命文物保护“五年行动计划”,全面推动“湘东-罗霄山”片区、武陵山片区革命旧址群、长征文化线路和革命名人故居群保护展示提质。建成韶山“一号工程”,新建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等一批场馆,一批纪念设施完成升级改造,“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和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等一批红色教育基地完成提质改造……近年来,全省完成革命文物保护项目507个,革命文物有效保护率达到70%以上。

创新宣传教育方式

用红色思想浸润三湘儿女

“奋斗要立志”、“奋斗要坚持”、“奋斗要吃苦”,3个部分绘声绘色地演绎了少年毛泽东的奋斗故事,其中蕴含的思想层层递进,生动的讲述引得孩子们连连发问,畅谈理想。11月初,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讲解员们,为双峰县井字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送上了一堂《奋斗吧,少年》研学实践教育课。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深挖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办好红色展览、创新讲解方式、丰富教育形式、延伸教育阵地等举措,让听者以最自然、最真实的方式感受伟人的精神品格,理解和接受党的理论政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该馆的党课《“睹主席遗物学伟人风范做合格党员”党课宣教》获评2019年“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

湖南党史陈列馆打破传统党史宣传的“平面”“高冷”范儿,让展览成为“走着读”的湖南地方党史,与30多家单位共建党性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开展“带着一本红色基因库图书回家”等活动,在公众心中播撒下爱国爱党的种子。作为全国唯一的红军标语博物馆,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对大量丰富的红军标语进行生动讲解,让观众有“见字如面”之感……全省的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等,通过不断创新宣讲方式,讲好红色故事,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用红色思想浸润三湘儿女。

良好的传播效果,源自于我省红色文化旅游讲解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富有感染力的讲解和宣讲才能吸引人、打动人。近年来,我省始终紧抓红色旅游讲解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我省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全国三个“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建设启动试点省份之一。全省评选出的首批20名优秀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得到了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好评。“锦绣潇湘 金牌解说”系统和针对党员、学生和游客朋友编写的分类讲解词等试点成果,广受好评。

此外,近年来,我省还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举办了“中国红色之旅——百万共产党员韶山行”等系列缅怀伟人的文体活动;讲好“半条被子”“陈树湘烈士断肠明志”等经典故事,编著《湖湘英烈故事丛书》,以“夜课堂”“微理论”“微宣讲”等形式,将红色教育资源搬上网络平台;围绕“铭记历史·圆梦中华”“红舞潇湘·礼赞中华”等红色主题,组织开展红色旅游故事大赛、文创设计大赛和火炬传递等活动;通过启动“湖南省大型舞台剧目精品创作扶持工程”等举措,推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推出了《青年毛泽东》《恰同学少年》《共产党人刘少奇》《英·雄》等多部优秀红色影视或舞台艺术作品,以红色精神引领,拓展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

文旅深度融合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入秋以来,82岁的朱中雄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为了让游客更了解“半条被子”的故事,他每天从早到晚,坐在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徐解秀旧居的厅堂里,一遍遍回答大家的问题。朱中雄是“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小儿子。他说:“总书记来沙洲后,游客更多了,我们好高兴。”

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近年来,湖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讲话精神,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相关部门编制了《2016-2020年湖南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从强化红色旅游的政治功能入手,狠抓红色旅游资源挖掘整合、精品线路规划推介、重点项目建设、重大节会打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红色旅游景区不断完善升级。省财政连续两年安排8000多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全省重点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全省高标准打造了42个A级红色旅游景区,其中有 28个国家经典红色旅游景区、16个国家3A级以上红色景区。

融合创新,红色旅游业态日益丰富。韶山市、炎陵县、汝城县、宜章县、通道侗族自治县5个省级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县先行一步,重点开发了红色旅游与避暑休闲、寻根祭祖、温泉康养、民俗文化等相结合的复合型旅游产品。韶山大型实景旅游演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上演以来,带动韶山主要宾馆入住率提高40%以上。

在深挖资源、做精产品的同时,我省连续17年举办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伟人故里”红色旅游品牌在全国叫响。

区域合作汇聚发展动能。我省推出了“伟人故里·红色潇湘路”“不忘初心·重走长征路”两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在跨省合作方面,湘赣两省成功签署《湘赣边红色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两省24个县市区成立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联合打造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规划推出了湘赣边乡村振兴红色旅游经典线,辐射带动211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脱贫致富。

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和红色基因的传承发展,使得非遗项目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新动能。“用非遗苗绣让妈妈回家奔小康,既是完成母亲的心愿,也是为家乡发展尽力。”湘西“七绣坊”巾帼扶贫车间负责人石佳说,返乡创业3年,“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为家乡提供就业岗位1400多个,帮扶贫困户1272人次,全产业链的产值达5320万。

2019年,全省红色旅游区(点)接待游客1.4亿多人次,实现红色旅游收入1300多亿元,带动红色旅游直接就业25万人,间接就业80万人。

监制/任帅

主编/黎晶

编辑/汤雅雯 谢凌弘一(实习)

来源/这就是湖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