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出版的2022年第13期《眺望》新闻周刊在权威栏目“治国理政纪事”专栏中刊发了记者周玮、史竞男采写的报道《文化古国迈向文化强国》。摘要如下:

“文化是一个国度、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巨大复兴。

壬寅年伊始,立春之时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的“诗情画意”冷艳世界,元宵节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奏响《茉莉花》……光阴定格下东方大国的奋进英姿,更激荡中华文化的自信高昂。

正是有了这种文化自自信心和骄傲感,我们才具有了据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革新创新的生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高度注重文化强国建立,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盘绕建立社会主义中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变革”,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征社会主义文化开展道路,激起全民族文化创新发明生机,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白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的纲要提出“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加强人民精神力气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立不时深化向前。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文化自信引领文化强国建立,为巨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进力。

巨大的航程,离不开思想的灯塔指引方向,离不开精神的力气鼓舞风帆。在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征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特征社会主义巨大旗帜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在认识形态范畴的指导位置、全党全国人民团结斗争的共同思想根底愈加稳固,社会主义认识形态建立深化推进,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普遍发扬,文化自信日益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

为人民群众效劳,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展文化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征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阔文艺工作者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心胸“国之大者”,将眼光投向祖国的山川大地,在炽热的生活中吸取营养、积聚经历,以充分的激情、细腻的笔触、漂亮的旋律、动人的形象,展示时期变化、反映多彩生活,把优质的精神粮食贡献给人民。

“假如没有中华五千年文化,哪里有什么中国特征?”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在福建调查时的话语,启示我们要牢牢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深化发掘中华文化的精髓,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不懈走中国特征社会主义道路。

新的文化自发,助推珍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宽广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丰厚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赓续五千余年不时的中华文脉开枝散叶绵亘勃发,成为文化强国建立的坚实底气和深沉滋养。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落幕式演绎“中国式浪漫”,人民大会堂呈献精髓版新春“庙会”,八方来客领略数千年文化沉淀的中国滋味;各国运发动写“福”字、贴春联、看“春晚”、吃饺子,在“中国红”与“冰雪白”的交错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东方神韵;不祥物“冰墩墩”成为赛场之外最令人注目的焦点,化身海内外人士争相抢购的全球“顶流”产品……衔接东西方文化的这场新春“冬奥之约”,架起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

以文化互鉴,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文化之魂,凝聚人类价值共识;以文化之声,唱响中国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文化自信引领文化强国建立的鲜活理论中,中华文化对“天下大同”的追求和理念,不时为世界开展注入动力,为世界战争奉献力气。

监制/任帅

主编/谌伟春

编辑/李蕾蕾

来源/新华社 《眺望》杂志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