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税

据彭博社,周四,美国总统拜登将提议对富人加税。将针对富人的资本利得税税率从现在的20%提高近一倍至39.6%,现有3.8%的投资收入附加税,对于年收入达到或超过100万美元的富人联邦税率可能高达43.4%。

这是区别于特朗普时期的减税政策,特朗普时期,美国企业所得税从35%将至20%左右,规模高达1.4万亿美元,这堪称30年来美国最大规模的减税计划。

而如今重启的加税,预示着时代变了!

二、加息

无限的量化宽松后,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声音四起。

3月份,巴西、土耳其、俄罗斯等三个国家纷纷宣布加息。

同样是3月份,美联储决定不将补充杠杆率(SLR)延期,SLR被大家视为美国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标志之一,现在不延期意味着货币政策不会再宽松,那么接下来先是全面退出量化宽松,然后再加息只是时间问题。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之前曾说,不会允许通胀大幅超过2%,也不会允许通胀长时间超过2%。这在前期美元已经泛滥的情况下,只有收紧货币和加息才能实现。

同时,对中国而言,也有相似的动作

1、中央“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健全地方税体系,逐步扩大地方税政管理权。

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房地产税很可能会立法。

在国内,房地产税也被视为“富人税”,因为它是对房屋和土地征税,而且它很可能主要面向房价有显著上涨压力的一二线城市征税,而这是富人主要集中的地方。

中国家庭中,70%是房产。而美国家庭资产在股票中占很大比例。所以无论是美国的资本利得税,还是中国的房地产税对富人群体影响都很大。

2、疫情初期,中国也推出了较宽松的货币政策,作为准贷款基准利率的LPR下调,2020年广义货币M2明显高于前年。

但2020年4月份至今,LPR利率没有再次下调。货币政策开始常态化。随着中国经济全面复苏,加息(LPR上调)的预期再起,虽然不意味着今年开始加息,但未来两三年内,LPR利率上调是很有可能的。

最近几个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上升了。10个期国债收益率也被视为市场的基准利率,其收益率上升也被视为钱变贵,利率上升。

三、加税+加息的逻辑

税收是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税收一般的原则是对富人多征税,对穷人少征税,然后用于科教文卫、基础设施等,同时补贴穷人。

可以说税收是分蛋糕的一种方式。现如今,全球面临的难题是,全球经济增长进入低点,贫富差距差大。随着人口、资本、土地等要素价格上升到高位,未来全球经济低增长是常态。

在低增长时代里,增量会有限,更多是对存量的利用。这时社会阶层会固化,穷人难有太多改变的机会,富人会变得更富,存量的资源仍然流向富人。比如本次疫情,全球居民收入下降,穷人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富人的资产反而在上升。比如4月6日,福布斯发布第35期“全球亿万富豪榜”:上榜富翁人数还比前一年多了660人,总资产则多了8万亿美元,而且是首次冲破10万亿美元历史大关。

原因在于,疫情之下,经济不景气,这时财政和货币政策变得宽松,货币贬值,资产价格上升(股市、楼市)。富人通过购买股票和房产获得财富升值。

而疫情过后,为了控制负债,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需要退出,这时会表现为加息或加税。而这时的加税只能是面向富人。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对富人加税,就起到对社会财富调节的作用,让“先富带动后富”,使社会更公平。

四、加税+加息的影响

美国欲对富人加税后,比特币跌破50000美元/枚,24小时跌幅逾8%。美股瞬间跳水,道指一度跌超400点。

美国前10%最富有的人拥有超过80%股票,46%家庭通过共同基金、信托、各种养老账户直接或间接拥有股票股份。如果对富人征税,美国的富人们会提前抛售股票以规避税收,导致股价大跌。

更宽泛一点是,理论上加税会使经济增长受到抑制。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率先反应。

而加息对美股的影响更直接,若美国启动下一轮加息周期,美股或许就涨到头了。

而中国的房地产若出台对楼市的影响是:一二线楼市投机炒作的氛围得到改变,房价上涨的速度变慢。但不会改变长期向上的趋势,因为这些20%的城市供需矛盾会长时间存在,同时房地产税也不大可能太严格,毕竟楼市对经济太重要了。

2021年,房价上涨的热潮继续在更多国家和地区蔓延。数据显示,澳大利亚3月份房价环比上涨2.8%,创下近33年以来最快单月上涨纪录。不仅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全球住宅房地产价格正以近三年来最快的速度上涨。2020年,全球房价平均上涨5.6%。

2021年房价上涨的国家当中,不少也是房产税的。所以,经济好,房产是保值增值的资产,经济不好,房产仍是保值增值的资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