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北京李雪

随着居民财富的增加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银行理财业务迅速壮大,2011年至2015年理财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2016年增速为23.63%,2017年到2018年增速虽有所下降,但规模基本保持稳定。过快的发展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出于信誉和竞争考虑的刚性兑付将本应由投资者承担的风险留在了银行系统内,为维持刚性兑付产生的额外成本又间接抬高了社会的资金成本,再加上同业业务监管套利行为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在此背景下,资管新规相继出台,引导银行建立理财子公司,规范理财产品运作管理,为银行理财业务开辟了一条健康发展之道。

银行理财子公司将呈现规范化与市场化并存的特点

(一)制度出台。随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四个重量级监管制度的出台,商业银行加快了设立理财子公司的步伐。

(二)成立现状。截至2018年12月末,已经有26家商业银行表达了成立理财子公司的意向,2018年12月末至2019年4月末,银保监会已按照积极稳妥推进的原则,先后批准了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600036)、光大银行(601818)设立理财子公司。可以预计,未来理财子公司将成为银行资管业务的主流形态。在强监管背景下孕育而生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业务范围限于发行公私募理财产品、理财顾问和咨询,与原银行内设部门开展理财业务相比,在独立运作后将有新的变化。

理财子公司为银行理财市场转型提供契机

(一)打破“刚性兑付”惯例。多年来形成的刚性兑付理财系统,自身要迅速实现净值化产品转型较为困难,而成立理财子公司则提供了强有力的外在推动力量。理财子公司成立后,商业银行发行新理财产品将转由理财子公司运作,新的净值型产品将逐步稀释银行体系内保本、自担风险理财产品的占比,通过理财产品结构转变逐渐将风险和收益转让给投资者,真正将“风险自担、责任自负”这条投资市场里最基本的原则落到实处。

(二)防范表内外风险渗透。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隐性担保导致表内外业务间缺少一道有效的“防火墙”。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后,原有存量的非保本理财产品会“平移”至理财子公司。这类未占用银行资本、未计提风险拨备的资产风险将与银行隔离,同时由于理财子公司“独立”法人身份,经营将不再影响银行当期损益,而且未来产品从风险防范到产品设计上都会更加合规,防范和隔离风险的作用将更加明显。

(三)增强整体的盈利能力。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后,除继续保持原有固定收益业务的优势地位外,还将获得线上线下更广的宣传销售渠道、更多的投资产品选择以及更低的投资准入门槛三大新优势,这将不仅在实际上拓宽了银行的投资范围、提升了资金的募集能力,还有助于银行凭借更强的理财产品供给能力和更丰富的产品体系增强对客户的粘性,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机会。

银行理财子公司面临全新挑战

(一)相对滞后的投资者教育加剧了净值转型的难度。在过去的一个大金融周期里,囿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中国老百姓(603883)形成了“银行理财绝对安全”“与老百姓钱袋子有关的规模化投资政府不会放任不管”等不正确的固有认识,这造成银行传统的理财客户对风险收益自担自负的认识不足,难以接受净值型产品,将给未来理财子公司原存量理财产品的转型和处置以及新产品的发行和销售带来巨大压力。资管新规出台后,要求银行将不合规的理财产品按照每年1/3的进度,在2020年年末之前整改完毕,由于投资者对净值型的新产品接受能力不强,非保本理财产品在2018年5月、6月份规模锐减,在监管部门调整整改节奏后才又有所回升,转型难度可见一斑。而且在银行广大低风险客户群体中,由于过去投资教育引导不足,仍会有相当一部分客户对刚性兑付存有预期、对股票投资风险没有充分认识,这也将对净值产品销售后的服务和冲突处置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二)进入权益类投资领域缺乏相应的经验积累。从过去发展情况来看,银行整体风险偏好偏低,擅长投资债权类资产,即便是银行系下的公募基金公司,股票投资比例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均已在股票投资领域积累近20多年的经验,在策略选择、择时、风控等领域均有丰富经验,银行理财与之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急需将风控、投研和创新能力提升到位。此外,商业银行与资管机构在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上差异较大,导致二者激励机制大不相同,前者是以信贷业务为基础衍生的审慎体系,后者是以投资管理业务衍生的市场化体系,因此理财子公司如不能建立市场化的薪酬激励机制,人才积累与培育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与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的竞争力。

(三)集团内部关系需要重新定位与调整。理财子公司成为独立法人以后,将不同于银行总行的一级部门,与地方分行也不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形成了委托关系,需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业务。这种关系的微妙变化首先可能导致对原有银行销售渠道掌控能力的制约,相较于同属银行系子公司的基金和信托等产品,理财产品不一定能在渠道上享受更低的代销费用。其次,理财子公司可能会面临来自母行的流动性支持减少、流动性错配能力受限的情况。银行理财的盈利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环是依靠流动性错配,用高流动性的资金投资低流动性的标的,并以银行庞大的表内资产来对冲一部分流动性风险。然而,在成立理财子公司以后,这一情况将发生改变,流动性支持减弱可能影响其资产端的拓展。此外,在理财子公司成立后,许多集团公司将形成理财子公司和控股基金公司等在内的多资产管理平台的格局,如不能协调一致,将可能发生内部同质化竞争,形成利益冲突。

银行理财公司的发展路径

(一)围绕客户需求规划多层次产品体系。过去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结构简单、同质化严重,在“刚性兑付”的保证下,仍能吸引大多数稳健型客户,但在进行净值化转型后,必须重构产品的吸引力。目前,在国外资本市场竞争中,有两类机构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一是具有规模效应及品牌知名度、产品服务丰富的大型综合性资管机构;二是“小而美”、在某一领域有专长、能提供较为独特服务的精品资管机构,无一例外,他们都将精细的产品策略作为吸引资金关键。因此,银行理财子公司在未来的业务发展中,除持续巩固自身具有优势的产品和策略的同时,产品布局上还应尽可能地针对民众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发展多层次产品体系,满足现金管理、投资、养老、工具等不同需要,并辅以优质的销售和服务,凭借知名的品牌、丰富的产品、贴心的服务去吸引更广泛、更有价值的投资者。

(二)全面提升核心风控与投研能力。在权益投资领域,系统性的投研与风控能力仍是新成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短板。理财新规出台之后,银行理财标准化资产比例不断扩大、投资品种更加丰富,资产组合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风险因子类型更加多元,原来依赖优质非标资产、扩大产品销售规模获取收益的模式将会改变,产品收益更多地依赖优秀的投研团队和投研能力,以及稳定的风控能力。这就需要理财子公司,一方面要选择优质公私募、信托等机构合作,积极借鉴和吸收其投资逻辑、投研资源、风控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激励机制,培养自身长期而稳定的内部投研团队和风控团队,借力金融科技完善智能化的投资分析平台和全视角、全流程的风控平台,保持自身核心投研和风控能力的持续提升。

(三)发挥好与集团协同联动的优势。从国际经验看,国外成熟理财子公司与银行集团在战略和业务上的协同度都非常高,一方面母行在客户资源、销售渠道、风控管理等方面为资产管理提供充分支持;另一方面理财子公司直接贡献利润,并在维系客户关系、增强客户粘性上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带动,发挥了叠加优势。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必须十分明确自身作为肩负银行战略转型与发展的需要重新的定位,不仅要高度重视与母行之间的战略协同度和业务紧密度,进一步理顺与集团渠道销售、产品布局、风险管控、系统考核评价、区域理财的关系,同时更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立法人的优势,突破传统银行理财局限,更充分地参与市场竞争,为集团客户提供更丰富的投资选择和资管服务,并积极向其他金融机构或第三方销售渠道提供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升母行综合竞争力。在处理集团旗下不同平台的关系上,也要细致分析不同平台面临的政策限制和优势,共同打造好特色明显、各有侧重、适当交叉、互为补充的多元化产品体系和投资结构。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工商银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