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辛眉 通讯员邱育莲 袁也)

在一些鲜为人知的角落

藏着很多铁路人的故事

尽管是“一个人的春运”

他们也要演绎得精彩

4时开出的DJ8711次动检列车

一万次的探路,只为了万无一失

从公寓到接车点的这段距离,广州 机务段动车组司机周昌才已独自走过无数个深夜。

1月27日2时30分,周昌才起床洗漱,整理着装,准备值乘DJ8711次动检列车,完成广深线路设备及桥路设备的“体检”任务。这趟动检车不载客、不拉货,且开车时间不长,是常人眼中的“空车”。

4时17分,周昌才跟他值乘的DJ8711次动检车准点出库,开启了广州南至 福田站间的沿线“扫雷”工作。在司机室内,他严格执行口呼手比、呼唤应答等系列作业程序。哪怕是独自一人,他也坚持把各项工作都做到一丝不苟。

京广铁路大瑶山隧道

“什么活儿都必须有人干”

为及时发现险情,广州工务段在大瑶山隧道里设立了24小时看守点。

蒋振彬是一名老党员,看守 大瑶山隧道已经35年了,看守房就是平时他住的地方。巡查工作每两个小时一次,每次巡查结束,蒋振彬都会将巡查结果认真记录下来。

守在这远离喧嚣、人迹罕至的深山绿林间,今年59岁的他却很豁达:“什么活儿都必须有人干,这就是我的春运,也是我平常的每一天。”

午夜的怀化西编组场

夜色中,寒风将她的身影吹得瘦长

寒风呼啸,灯火通明。午夜的怀化车务段怀化西编组场内车来车往。“90后”货检员赵洁穿着厚厚的胶底鞋在两列货物列车之间行走。她会对货物装载加固、门窗关闭及车辆篷布遮盖状态进行检查,对重点车辆涂打作业标记。

她的工具包,看着不大,实则重达几公斤。每次作业都挎着工具包行走几公里,对纤瘦的女生来说并非易事。

在夜色中忙碌,寒风将赵洁的身影吹得瘦长。她说:“当检查出装载加固问题并能单独处理好时,当一趟趟列车安全到达下一站,我就会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怀化市郊区的怀化南变电所

“你在门外,我却不能开门”

867平方米的“大宅”,坐落在半山腰,三面环山,正好可以俯视怀化市全貌,这是很多人理想的居住场所。但是,如果要你一个人在这人烟稀少处一待就是四五天,一个人吃,一个人住,一个人睡,你会来吗?

怀化供电段 怀化高铁供电车间的变电值班员吴杰在此已工作6个年头。

变电所就像是铁路系统的心脏。变电所值班员就是高铁供电心脏的守护者。每天按照规定的时间对设备进行巡视,碰到报警等突发情况要随时汇报处理,这是变电所值班员的主要工作。工作量看似不大,但是必须24小时坚守。

“一个人待久了总是要找点事做的。”吴杰有自己战胜孤独的方法,跑步就是其中之一。整个院落周长376米,慢跑要473步,用时185秒。

K9212次发电车

“这不是孤独,而是责任”

轰鸣的机器,窄小的房间,单人的值守,漫长的路途,这就是陈自豪岗位的日常。

今年29岁的陈自豪是 长沙车辆段石长运用车间K9212次列车(长沙— 武昌—汕头)的一名发电车乘务员。他每一次出乘长达5个白天4个夜晚,每值一次班需要8个小时。

值班的8小时里,巡检、记录、吃饭、喝水、上厕所,他都要“独守空房”。不足5平方米的车厢里,几乎被两台柴油发电机组占满,近70分贝的噪音让小小的乘务间更显狭窄。

刚开始上岗,陈自豪会觉得这份工作很孤单,除了值班就是睡觉。但2013年第一次的春运值乘,让他改变了这个看法。

那年冬天,武昌很冷,汕头很热。列车行驶到武昌,需要全列供暖,到了汕头,需要全列制冷。电的来源全在发电车。随着温度的变化,陈自豪发现,原来自己正通过发电车供电,与车厢的旅客、乘务员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不是孤独,而是责任。”陈自豪说。

广州东动车所动车组内

“别人越害怕,我们越要靠近”

哪里需要消毒,哪里就有赵超和他同事的身影。

消毒工作不是一项轻松活。广州铁路疾控所医师赵超说,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对每一个细节的把控,还需要有专业技术资质。

赵超和同事肩上的喷雾器轻则15公斤,重则25公斤。虽说是冬季,当消毒剂喷洒完,他的护目镜里满是水雾,防护服里的衣服也湿透了。

赵超一当班就是5天,24小时随时待命。一个电话过来,就要马上出发。很多次,他都是在深夜驱车赶路,在各车站间奔忙。“孩子总说几天都看不到我。”赵超笑着说,“我就跟他说,爸爸的工作很重要的。”

海南 黄流镇抱本道口

那10个字深深印刻在他心里

瞭望、落杆,与列车保持联控,接车、抬杆,这是邢孔忠一个班下来,要重复几十次的一套动作。

邢孔忠是海口综合维修段黄流镇综合维修车间的一名 道口工。他所看守的抱本道口位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抱本村。这是西环货线的正线道口,列车通过道口的速度快、趟次多,通过路口的行人、车辆密度大。

道口工实行8小时工作制度,每个班1个人值守。上岗时,手机实行统一存放,一部行车专用电话就是他与外界交流的唯一方式。

列车、汽车、行人通过邢孔忠看守的道口,可能只要短短1分钟。“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这10个字,在入路的那一天就已深深印刻在他心里。

孤独中的坚守

是他们故事的关键词

中国速度的背后

还藏着许许多多

这样的铁路人

向他们致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