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3日举行的“2022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发表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态势及高质量发展建议》主旨报告,他表示, 在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网联融合应用以及城市级规模化示范应用方面,衡阳已经有了很好的开头。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发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态势及高质量发展建议》主旨报告

李克强院士在13日演讲中提到,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不断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比如在示范应用层面,智能网联融合应用不充分,城市级规模化示范探索不足等。具体来看, 存在的问题包括:智能化、网联化道路基础设施改造缓慢;尚未组织起城市级大规模测试,智能网联示范应用多限于港口、园区、矿山一些特定场景等。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在示范应用、产业协同发展等层面的一系列挑战,李克强院士指出,应 探索实践适合本土属性本地需求的“中国方案”,具备 “车路云一体化”的技术特征和三个条件—— 符合中国基础设施标准,符合中国联网运营标准,符合中国新体系架构汽车产品标准

“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具备技术先进性和行业领先性。技术层面,传统单车智能难以解决自动驾驶感知、决策等领域长尾问题,比如极端天气下感知不准确、感知距离有限。在“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中,车辆能够借助路端感知、边缘计算设备实现更精准的感知以及决策。云端平台在汇集了车端、路端信息后,能够构成城市“交通大脑”,从而以城市顶层视角处理交通问题。

中国具备发展“车路云一体化”的良好土壤。李克强院士介绍,中国不仅有发达的电子信息通信等实体产业,也有非常活跃的互联网产业,有交通的融合,有非常强有力的政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有利于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工业和信息化部此前曾指出,我国应牢牢把握汽车产业变革趋势,把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要战略方向,坚持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并行发展路径,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院士指出,未来云控基础平台具备诸多实际应用。包括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孪生、超视距感知以及感知边缘的决策和计算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