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晚7点45分左右,520架无人机在长沙傅家洲起飞,在空中用一幅幅彩色画悼念袁隆平院士。

静谧的夜空中,520架无人机成为了最闪烁的“星星”,它们拼成杂交水稻的图形,重现袁隆平院士在稻田边工作的场景,画出了袁院士养的猫袁花花向袁老告别的最后一幕。

“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这是对袁隆平院士一生追求的最好总结。

无人机表演的最后,520架无人机在湘江上空组成袁隆平院士的画像,表达对袁隆平院士的悼念。

与此同时,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 " 纪念袁隆平院士 " 无人机编队飞行活动。5月25日晚,500架无人机自广州海心沙腾空,化作稻菽千重浪、田间耕耘人,纪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珠江水畔,广州塔旁,无人机缓缓升空,组成一片翠绿的稻田,随着稻穗成长,翻起千重金黄稻浪。夜空出现了袁隆平院士的笑颜,如皓月星辰,光照千秋,精神永存。

500架无人机化作三行字,“袁隆平”“1930.9-2021.5”“一稻济天下”,以夜空为纸光影为笔,致敬这位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老的格言闪耀夜空。

最后,“风吹过稻田,我们会想念你”成为无人机表演的结语,国人对袁老的哀思与致敬亦随光影飞往天际,向袁老这一生为人类带来的不朽贡献表达致谢。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5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时称中国著名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后,中外各界都表示沉痛悼念,这充分说明,他对中国乃至世界杂交水稻事业所作的贡献,受到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他的逝世是中国和世界的巨大损失,他将永远为人们所缅怀和铭记。

“金黄沉甸甸的稻谷,让无数人享受到了吃饱的幸福,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赵立坚说,袁隆平院士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毕生奋斗的梦想,就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让所有人不挨饿。中国创造了粮食自给的人间奇迹,也有意愿、有能力继续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作出更大贡献。我们相信在各方的携手努力下,袁隆平院士的梦想一定会成为现实,饥饿和贫困终将从地球上消失。

监制/任帅

主编/谌伟春

编辑/李蕾蕾

来源/综合新湖南 湘视频 潇湘晨报 广州日报 广州市广播电视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