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说说吧。央视今年出了档综艺,堪称“史上最佛系”综艺了:2月中旬首播,一直到现在才更了4期,属于“难产型”节目。

而且更新时间也不规律,你不知道哪天它就悄么声地播了,而下一期啥时候播?

抱歉,不通知、也没预告。

可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向大家强烈推荐这档综艺——《典籍里的中国》,因为它是一堂非常生动精彩的,免费(重音)大语文课!

这档节目豆瓣评分8.9,目前已播出的有《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

这档综艺旨在把那些优秀的中国文化典籍,以舞台剧的方式呈现,并通过穿越的设定,让古代先贤与现代人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央视在制作传统文化类综艺上的水准,国内大概没人敢模仿,也很难被超越了——这么强大的制作班底,恐怕只有他们才能调动和集结得起来吧:

历史、文学领域的权威级专家学者做背书和现场讲解、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亲自担任艺术总监、一大批实力与名气兼具的优秀演员演绎历史故事,这样的神仙配置,怎一个“牛”字了得?

第一期《尚书》的主人公伏生由老戏骨倪大红扮演

01

一台剧,

就是一场穿越性的历史

作为一档有文化深度的综艺节目,这部剧是需要一些基本知识储备的,常爸个人觉得还是比较适合7岁以上的孩子看。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穿越古今”,观众可以纵向看到古代文人耗尽毕生心血去完成、守护的东西,对现在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而每一期让观众落泪的,就是这些震撼人心的古今对话时刻。

比如第二期的《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著作,出版距今已经有384年,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书中,宋应星梳理了130多种生产技术和工具,并配了123张手绘图。

这本书记载了当时社会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技艺,比如粮食栽培(乃粒)、衣服加工(乃服)、制盐(作咸)、制作铁器和铜器(锤锻)、制造船舶、车辆(舟车)、造纸(杀青)、制作兵器(佳兵)等等一共18种技艺

这些工艺在当时或许很先进,但距离现代社会却非常遥远,一些古法技艺很难在生活中见到,所以这本书也就因此相对“小众”,但作者宋应星表达出的“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和当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却是一脉相承。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将水稻单位产量由亩产300公斤上升到900公斤以上,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吃饱饭的问题。

而宋应星,可以被称为明代的“袁隆平”,他书中的第一篇《乃粒》,讲的就是粮食栽培的技术。

希望天下百姓有饭可吃、有衣可穿,给百姓传授精良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宋应星为此奔走一生、著书立言,《天工开物》耗尽他毕生心血。

这集的最后,节目组设计了一个“世纪性”的会面:明代的宋应星穿越到现代,见到了袁隆平,古今两位科学家在稻田间握手致意。

前人留下的调查研究实录、呕心沥血做出的研究和创新,对于后人来说,是推动技术进步非常珍贵的史料和借鉴。

除此之外,专家在讲解环节,介绍了《天工开物》之前的历史,给观众科普了上古时代的“宋应星”,也可以说是农业时代的始祖——神农氏和后稷。

神农氏发明了两项工具——耒和耜,有了耒耜才能翻土、耕种,自此才有了耕种农业的诞生,人类才得以结束游牧的生活,开始定居,中国漫长的农耕文明就此开启。

尧帝时代的人物——后稷,即大禹治水故事里大禹的帮手,是他教会了百姓分辨五谷,分辨良种和劣种,也被百姓尊称为“农神”。

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自古以来,仓廪殷实一直是农业社会中黎民百姓的夙愿,“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吃饱穿暖,这个在当代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技术和物资都相对匮乏的古代,却是极为重要的国家根基。

也很少有人能了解到,我们在袁隆平的种植技术普及下,实现吃饱饭的日子,也不过短短40年。

所以《天工开物》这集里,节目组编排的不仅仅是这本书的起源和发展,更重要是通过古今结合,让观众得以从第三视角看待中国农业的发展史,了解古今科学家们一脉相承的实现“禾下乘凉梦”的使命。

贯通古今的大历史观,给人以历史的纵深感,会给孩子在看待历史、看待当今事物的时候一个更宏观的思维。而这种穿越古今的表达方式,也让观众的思绪跟随舞台剧,看遍古今。

02

一台剧,

就是一场文人风骨的品质传承

虽然这是个讲历史讲典籍的综艺,内核也非常主旋律,但是几乎每一期都能把人看哭。

文人风骨、家国情怀、亲情兄弟情,很多观众表示,自己经常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在小鲜肉横行,面瘫脸霸屏的今天,我们竟然从一档综艺里看到了演技,参与了一场场视觉盛宴。

《史记》这一集,讲述了司马迁的故事:司马家族世代为史官,司马迁自幼耕读诗书,长大后游历四方,接了父亲司马谈的班,成为太史令。

老戏骨王学圻,将孤独的、沉重的、背负屈辱仍坚持完成著书使命的司马迁形象,演绎得生动而富有层次,拉近了观众和历史人物的距离。

为史官,写史书,是司马迁一出生就承载的使命。家族的接力棒到了他这里,他需要接续父亲的遗愿,践行家族对历史的书写责任、以期千秋万代能以史为鉴。

而当司马迁因为拒绝人云亦云,仗义执言而招来“李陵之祸”、被迫施了宫刑后,他的生死观由此发生巨大的转变:

文人志士,向来都是“士可杀不可辱”,遭受此刑,怎还有颜面存活于世?

但自己还有使命没有完成:父子两代太史官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此事未完成,也无脸面见祖先。

所以司马迁的生死观呈现出了“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大勇精神,这对于我们成年人以及孩子都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当我们遭遇挫折、磨难甚至是“毁灭性”打击的时候,都要顽强地活下去,因为每个人活着都有他的意义,我们要一直找寻这种价值和信念,让生命变得更精彩。

而放弃,就不该成为一种选择,活下去,才是“有骨气”的表现。

而司马迁对于历史不偏不倚的态度,也体现了他的文人风骨。

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宗旨,创作了《史记》这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描摹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约三千年的历史,而他的历史观是“不虚美、不隐恶”,对于每一位历史人物,司马迁都不是单面地歌颂或批评,而是尽量公正客观、一分为二地评价他的功过。

正如父亲司马谈对司马迁的教诲:“要敬畏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后人纷纷效仿纪传体形式,书写了后续朝代的历史。

正是因为自古以来有很多像司马迁这样,愿意花费毕生心血著书立言、为后世留下历史与文化的人,我们的中华文明才得以延续,并随着岁月流逝,熠熠生辉。

被传承下来的又岂止《史记》这本书呢?司马迁作为文人史官的责任感和风骨,他在那段沉重的、孤独的、甚至是屈辱的岁月中展现出的气节与信念,是传承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安利这档综艺,因为这档综艺里不仅有历史、有故事,还有精神、有传承。

让孩子了解历史、走进历史人物,对国家和民族产生热爱和认同,这正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

唯一的缺憾是,也不知道下次更新又是什么时候,先把前4集的链接发一下,友情提示:一定要省着点儿看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