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中国在线儿童教育公司洪恩教育,将在美国纽约证交所挂牌上市,将成今年首家美股上市的中国教育公司。这些年来,随着不少中国公司赴美国上市,以及部分中概股回a股,国内的投资者也开始关注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

截止10月9日收盘,中国内地共有250家公司赴美国上市,即有250只中概股,合计市值高达2.17万亿美元。其中,总市值最大的中概股是阿里巴巴,高达8109.88亿美元,第二大市值的中概股是中国移动,其次是京东、平多多、贝壳、中国人寿、网易、中国石油等。

美国股票市场市值排名前20的中概股

中国公司赴美国上市,在历史上有过三次浪潮。第一次是2009-2010年。进入21世纪,国内的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众多互联网公司急需资金来发展,2009年国际资本市场逐渐好转,各国经济逐渐复苏,2010年国内公司赴美上市达到了历史峰值,掀起了境外上市浪潮。

第二次是2012年-2014年。2012年底,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申报文案及审核程序的监管指引》,废除了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诸多条件,简化了审核流程,同时,在国内A股关闸的情况下,中国公司赴美国上市的数量显著增长。

第三次是2017年后。2016年,A股IPO审核速度大幅增长,之后,证监会IPO审核明显趋严,2018年全年在A股上市的公司数量骤降72%,就在这个阶段,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再次迎来小高峰。据统计,2016年以后中概股IPO总量迅速增长,2017年、2018年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08.3%和64%。今年上半年,赴美IPO的中国公司有20家,较2019年同期增长17.6%,

为什么中国公司会选择在美国市场上市呢?总结起来就是六个字“局限少,周期短”。美国上市政策采取的是注册制,对需要上市的公司不设盈利门槛,很适合处于快速发展急需融资的各类公司。比如占据很大市场份额的京东、优酷、融360,在国内无法满足连续三年盈利而无法在A股上市,而在美国市场就能够上市。此外,在美国的上市周比国内段,在美国上市快的甚至4个月能搞定,要是在中国,等IPO等三四年一点都不奇怪,对于高科技公司来说,早就错失了发展良机。

2020年,在美国的中概股市场发生了变化,以四月份发生的瑞信财务造假为导火索,美股市场对中概股的信任危机和做空潮时隔多年再次卷土重来,美国的监管层也在一些方面给予中概股特别的“关心”,此后,美国市场的上市环境充满不确定性。部分美国中概股为了规避在美国上市的风险,开始采用私有化退市或者赴港第二上市的应对策略。至2020年9月中旬,本年度已经有15家中概股先后进行或准备进行此类资本运作,其中5家已完成私有化或第二上市。

A股资本市场建设逐渐完善,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然后推广至创业板,未来将会全面注册制,美股、港股、A股之间的IPO 规则的差距缩小,而A股有更高的市值和市盈率,对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都更有吸引力,在A股上市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