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门内大街81号院内有两栋欧洲巴洛克风格的洋楼,地上三层带地下室,顶层有阁楼,覆以法国“蒙萨”式屋顶和拱形装饰窗。由于长久废弃,加上近10年来不断有许多年轻人来此探险,臆造出“81号院”闹鬼的传言,这里便成为远近闻名的“鬼宅”了,甚至被称为北京“四大凶宅”之首。揭开81号院的神秘面纱,下面就来看看这两栋洋楼的历史真相吧。

81号院的闹鬼之说肯定是无稽之谈,但也有传闻这里曾是“华北协和话语学校”旧址也非事实。有关单位也解释:此处是民国时期美国天主教会用于传教士的中文培训和提供他们休息的华北协和话语学校。此处1930年后改名为加利福尼亚学院,并开始招生。 外界对这一说法的解释,多根据一部2005年由北京市东城区编纂的《东华图志》对朝内81号历史的介绍,可是这个解释又来源于哪里呢?

经过查阅大量档案室史料,可以大概对81号院的历史做一个梳理。

朝内大街81号在1965年以前的门牌号为69号,这里曾经居住的是一位叫朱德容的女士,于1885年10月25日出生在广州,是一位操着粤腔说话的知识女性。它的丈夫是曾任平汉铁路总工程师的法国人普意雅(G·Bouillard)先生。他们于1921年2月6日入住这里。期初这里是一个占地面积较大的商铺,1922年普意雅以朱德容的名义购置了这块宅基地,并由普意雅设计并施工建造了现在的这两栋富丽堂皇的欧式住宅。这座院子原占地约4亩6分,原来的洋楼的前面是一座带有花窨子的大型花园,整体构成充满了法国式的浪漫生活。

普意雅是一名天主教徒,他的足迹遍布北京,从1906年开始到1930年在北平去世,他陆续绘制了北京各大寺院的平面图,而这些现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因着法国背景,这座院落在日伪时期未被日本人占据。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生活所迫,1946年,朱德容女士将院内的西楼一层出租给天主教奥斯汀修女会在此设立的普德诊所。1948年5月,爱尔兰天主教味增爵会的司铎孔文德(译音)从爱尔兰筹措了一笔资金,约为1955年之前国币的10亿元将这里买下,设立了天主教堂。这座教堂为位于王府井的八面槽教堂(今称为王府井教堂)下设的二分堂,称朝阳门天主堂。当时购买的条件为提供朱德容今后的一切生活费用,直到死亡,并料理其死后的一切,且要为她建堂,常年举办纪念弥撒。19新中国建立后,在1951年这里迎来了首位中国人本堂张永善。

由于经济上的拮据,1953年煤矿总局文工团在这里租了16间房,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中国煤矿文工团。1957年夏天,年国七旬的朱德容面对已成过往的繁华,院里只留有嘈杂的环境,心灰意冷,再加上身体衰弱,在未得到有关部门进行消除户口的情况下默然离开了这座院子。直到1965年北京整顿地名和门牌编号,原朝内大街69号被改为81号,这里此时已成为真正的大杂院。

1994年7月,为落实国家的宗教政策,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等部委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单位腾退占用的宗教房产,经过多方努力和协调,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办理了朝内大街81号的房屋所有权证,但因经济补偿原因,院中居民的腾退工作进展缓慢。之后在北京大拆大建的过程中,院中居民陆续迁出,房间已腾空,但开始实施拆除时才发现这座院落是属于教会财产的特殊性,拆除工作就此被叫停了。

2009年,这两栋曾承载着主人梦想、生活,又历尽历史沧桑的建筑被收录到《北京优秀建筑名录》之中,时光荏苒,丰富着这座成都的历史建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