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夏至将到,阳气最旺盛,阴气初升,阴阳交替。此时将进入盛夏,天气越来越热,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

此时是身体养生的重要节点,不可忽视,想要安度“苦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更有助强健体魄。

夏至将到,重在养生!要记得:食一瓜、饮二茶、吃三蔬、做四事

食一瓜

西瓜,补水清热

炎炎夏日,最不能抵抗的水果就是西瓜,适合温度高湿气重的天气,出汗过多后一口西瓜爽快极了。

夏季多吃西瓜,能够为身体补充水分,加速身体新陈代谢,并且达到利尿消肿的作用。

西瓜全身上下都是宝,因为西瓜翠衣味甘、性凉,是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良药,可以凉拌吃,也可以煮汤喝,都是非常好的清热解暑美食。

饮二茶

一:金桂菊茶,降火消炎

炎热的夏季,很多人都会出现上火、嗓子疼的情况,吃了重口味食物,比如麻辣小龙虾,烧烤等,更容易嗓子上火,口舌生疮。

所以夏季经常喝点金桂菊茶,能够帮助身体降火消炎,加速身体新陈代谢,排除毒素和垃圾,对于呵护身体健康非常关键。准备:蒲公英、菊花、金银花、桂花。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能清热解毒,疏热散邪;

菊花能清肝火,又能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蒲公英被称为“下火草”,“天然的抗生素”,下火消炎;

桂花香气柔和、味道可口,性质温和,解除口干舌燥、肠胃不适;

二:姜枣茶,健脾胃

夏季多喝点姜枣茶,能够帮助强健体魄,因为经过冬天和春天,体内积聚的病气超标。夏天炎热,人体腠理是开放的,体内阳气空虚。

此时喝一杯姜枣茶,恰好符合《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的宗旨。准备:带皮生姜、六个红枣。

姜有驱赶病邪的作用,大枣可以保护肠胃,避免姜太刺激,既能补体内阳气之虚以温中,又能助阳气发散以排寒。

夏季多喝,能够帮助把体内的病气驱光,呵护身体的健康。所以,夏季多喝温热的水比喝冰镇的饮料,养生效果更加强大。

吃三蔬

1、莴苣

夏季,是吃莴苣的时间。宋代陆游的《新蔬诗》云:“黄瓜翠苣最相宜,上市登盘四月时。”

中医认为,莴苣利五脏,通经脉,开利胸膈,壮筋骨,去除口臭,使牙齿变白,使眼睛明亮。

身体虚弱、阴阳不分、齿缝间时常出血,或者鼻子干燥,容易流鼻血等,均可以用莴苣切片煮熟之后凉拌着吃,对于减少出血有帮助,还有助缓解燥热。

2、苦瓜

中医认为“苦”具有清热、去燥作用,夏季吃些苦瓜、苦菜、油麦菜等利于养心。苦瓜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含有多种氨基酸以及果胶营养成分,其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相当于番茄的三倍。

苦瓜有解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的功效,对中暑发热、烦热口渴、湿热痢疾等都有防治作用。多吃苦瓜更有助于强健体魄,也是夏季餐桌上常备的食物。

3、黄瓜

黄瓜,是瓜类中营养最为丰富的一种,被誉为“济世良药”。《本草纲目》 中记载,黄瓜有清热、解渴、利水、消肿之功效。

黄瓜是一种非常养生的蔬菜,营养价值高,并且非常实惠。黄瓜果肉脆甜多汁,清香可口,含有胶质果酸与生物活性酶,可以促进机体代谢,清热利尿,预防便秘。

所以在夏季多吃点黄瓜,有助于满足人体营养物质的需求,强健体魄。

做四事

一:控制水摄入量

夏季喝水一定要少量多饮,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多为身体补充水分,能够保证机体水分与电解质的平衡。

①清晨空腹喝水:机体经过一整夜新陈代谢,消耗大量水分,清晨刷牙后喝一杯温开水,降低血液浓度,冲刷肠道,预防便秘;

②睡前一杯水:补充身体水分促进新陈代谢,对于肾功能不好的人一定要谨慎,避免起夜次数太多影响睡眠质量。

③白天喝水:夏季每日保证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可以喝点花草茶,能够帮助维持机体正常新陈代谢。

二:坚持晚睡早起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保障夜晚睡眠很关键,充足的睡眠能够保证心神安宁,消除倦怠感。

白天温度高,身体新陈代谢较快,容易引发心脑血管,供血供氧不足,保证每天7小时的睡眠让心境更加平静,促进血液流动。

适当午休能够弥补夜晚的睡眠不足,还能让大脑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有助于提高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三:不剧烈运动

白天天气炎热不宜运动,否则会增加中暑心脏病等风险运动,最好选择清晨或者傍晚,天气比较凉快。

最好以舒缓运动为主,比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广场舞等,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否则会大汗淋漓,汗泄太多,损伤阴气和阳气。

运动后切不要喝大量凉开水,更不要立即冷水冲头、淋浴等,否则会增加体内湿寒,甚至会发生猝死。

四:适时洗澡,冲走身体汗液

夏至,适当洗澡冲走身上的汗液,能够预防粘腻感和汗水,让身体感觉更舒适。夏季洗澡不要用冷水洗澡,避免血管痉挛,引发身体不适。

最好选择用适宜肌肤的水洗澡,这样能够帮助更好的清洁肌肤,还有助于预防中暑也能帮助你身体更加轻松。

夏季洗澡时,水温最好控制在40℃左右洗澡时间不要太长,更不要频繁洗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